在這篇文章中,小編將為大家帶來人工智能的相關報道。如果你對本文即將要講解的內容存在一定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哦。
一、培養怎樣的人工智能AI人才
“一流大學要有一流的本科教育。”朱松純認為,通班在本科新生中招收學生進行系統培養,以回應國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戰略需求。通班以培育“通識、通智、通用”的世界頂級復合型領軍人才為培養目標,在課程設置方面,以通用人工智能為核心建設知識體系,開設課程涵蓋人工智能六大核心領域,包括視覺、語言、認知、機器人、機器學習、多智能體等。
朱松純解釋說:“人工智能對外交叉,與人文社科、音樂美術等都有交叉,比如人工智能可以作畫、寫詩、編曲、演奏音樂,還需要融通人類的美學與價值觀,因此通班的學生要有新的基于人工智能建模的通識教育。通智就是說,對人工智能六大領域,通班學生都要學習,一個人只有把這六個領域都搞懂了、融會貫通了,才能說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或專家。第三是通用,人工智能現在被各行各業所應用,比如說醫療、教育、金融、制造等等,所以通班的學生需要深度進入各行各業,這是我們的人工智能實踐課程要實現的目標。”
北大法學院副院長、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楊曉雷認為,未來,人工智能技術重要的使命之一是促進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及相關領域生產生活的發展改善。“這樣的交叉,既在傳統基礎上促進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又可以促進人工智能理論結合具體應用場景的深入研究和知識體系構建,進而培養符合未來社會需要、懂人工智能和其他各種學科交叉知識、具有跨領域能力的高水平通識人才,探索人工智能時代的社會、經濟、制度、文化等新的社會文明形式和內容。”
二、人工智能技術
1、計算機視覺
計算機視覺是使用計算機模仿人類視覺系統的科學,讓計算機擁有類似人類提取、處理、理解和分析圖像以及圖像序列的能力。自動駕駛、機器人、智能醫療等領域均需要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從視覺信號中提取并處理信息。近來隨著深度學習的發展,預處理、特征提取與算法處理漸漸融合,形成端到端的人工智能算法技術。根據解決的問題,計算機視覺可分為計算成像學、圖像理解、三維視覺、動態視覺和視頻編解碼五大類。
2、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新型視聽技術。結合相關科學技術,在一定范圍內生成與真實環境在視覺、聽覺、觸感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數字化環境。用戶借助必要的裝備與數字化環境中的對象進行交互,相互影響,獲得近似真實環境的感受和體驗,通過顯示設備、跟蹤定位設備、觸力覺交互設備、數據獲取設備、專用芯片等實現。
3、AI芯片
AI芯片也被稱為AI加速器或計算卡,即專門用于處理人工智能應用中的大量計算任務的模塊,AI芯片主要分為GPU、FPGA、ASIC。
4、個人智能助手
隨著AI持續不斷地升溫、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技術的提升、處理器性能的改善和成本的降低,使得許多AI技術得以落地。目前來看,語音交互是最為方便的新型交互方式,語音交互國內外也是發展迅猛。國際巨頭亞馬遜、谷歌、微軟,國內巨頭BAT紛紛建立自己的語義理解(NLU)和對話管理(DM)平臺,不僅如此,國內的科大訊飛、思必馳等垂直領域頂尖公司也致力于提供高效的語音交互解決方案,小米則結合自身在IoT方面的技術優勢著力布局智能家居領域,還有銀行、快遞等公司也試圖借助智能語音減少人力成本開支。
以上就是小編這次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有關人工智能的內容,希望大家對本次分享的內容已經具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您想要看不同類別的文章,可以在網頁頂部選擇相應的頻道哦。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