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醫療,通俗點講就是把醫療數字化。作用:可以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同時給企業增加利潤,讓被服務者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數字化醫療就是建立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前提下,醫療數字化可以進一步理解為醫療互聯網化,在萬物互聯的智慧醫療時代背景下,數字化醫療具備無限大的發展控制,數字化、智能化醫療設備、系統,AI醫療助理等都將極大的豐富人們的生活,改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
不少醫院也在患者服務方面推進貫徹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眾所周知由于禁塑令的實施,醫院不再提供免費裝藥的塑料袋,雖然這確實是對環保做出了貢獻,但是卻給前來就診的患者帶來了不便。綠葆集團根據這一需求矛盾,就開發出了免費自助取袋機,就診患者可以根據提示免費領取無害的環保可降解袋子,解決了用袋需求。該設備不需人工值守,只需根據設備上顯示器給出的步驟提示即可領取,非常方便。這也是醫療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大成功案例。
眾所周知,醫院信息化建設既要符合國家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智慧醫院三維一體評價等“國考”的要求,又要立足醫院自身需求,因地制宜、按需建設。吳斌表示,信息化建設要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證,以需求為導向加之合理設計,才能使醫院、患者和社會三方面實現最大化共贏,反之可能會欲速則不達。尤其是大體量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更要具有前瞻性和系統性,不僅是要服務患者,還要服務醫務人員和醫院管理層,因此要掌握好三方面的平衡性,避免多項矛盾的同時,又提高各方滿意度。
數字化醫療可以實現醫院內部設備資源的共享,實現影像及文檔資料的傳輸,縮短病人掛號、交費、取藥、看病的時間以及電子開單、電子處方,減少錯誤發生的概率。在遠程醫療方面,數字化醫療可以實現遠程教學及電視會議、遠程會診及手術、網上查詢及求助以及網上掛號、預約,從而實現全球資源的共享。
醫療體系數字化建設著眼于醫療系統內部效率的提升,逐步進入智慧醫療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發達國家的模式趨同,其最主要的特點是隨著數字化技術的推進,傳統的醫療模式發生了轉變。最典型的是美國,跨國公司成為推動數字化醫療建設的主力,從相對簡單的公共服務醫療信息的互聯互通,到數據集成、利用醫療數據優化改進醫療流程管理,進而實現醫療過程的全鏈條優化。
雖然以“云大物移智”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在不斷滲透到越來越多的醫療場景中,但要構建完善的智慧醫療體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通過提升自身數據應用能力來推動智慧醫療體系建設”已成為當前醫院管理者、醫療信息化建設者所關注的焦點。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打破以往 IT 系統的信息“孤島”,讓日益豐富的醫療數據充分釋放價值。如何提升數據應用能力?打造“云-邊-端”整體協同、一體化的架構成正解。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數字化正推動醫療體系與公共管理深度融合,公共醫療體系從流程優化進入體系提升和變革的新階段,醫療的理念發生轉變。公共醫療體系的變革理念,體現了公共醫療服務體系的預警、治療和藥物研發的有機結合,產學研用結合空前緊密,公共醫療服務體系的轉變無論是規模和范圍都經歷新的變革。生物工程、信息技術與醫療體系三位一體形成體系創新的新機制。在新的理念推動下,醫療體系結構、范圍與內容都發生相應變革。
借鑒世界各國數字化醫療的經驗,結合我國這兩年數字化抗疫的成功經驗,在基礎比較好的地區探索醫養結合的成功模式、探索農村大健康公共管理與服務模式、探索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全過程、全范圍的智慧醫療體系建設模式,以此助力我國鄉村振興、城鄉一體化的現代公共醫療體系建設。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