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產業數字化想要真正惠及全民,不可能僅靠專業醫療機構的革新,消費者端的智能設備的普及也非常重要。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賦能下,“智慧醫療”為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效率及質量提供了一個有效解決方案,緩解我國醫療資源緊缺、供需矛盾等突出問題。現代社會醫療健康發展大趨勢將是以“智慧醫療”為核心,推進健康科技創新,融合各方醫療資源,打通全產業鏈,最終實現全民健康建設。
我國健康產業主要分為五大領域:一是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二是以藥品、醫療器械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藥產業;三是以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和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產業;四是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五是以養老市場為主體的健康養老產業。
智慧醫療迎來了巨大的市場機會。選擇將生命數據檢測、人工智能、細胞工程、醫學技術創新轉化等技術平臺融合,構建移動健康、再生醫學、數字醫院、健康園區和生命保險五大業務板塊,為客戶提供健康醫療服務,真正做到”科技讓健康觸手可及”。在智慧醫療的發展過程之中,應充分考慮群眾的個性化需求。讓智慧醫療更具價值,也更有溫度。智能的目的不是用機器來代替醫生,而是更加充分地發揮醫生的才能,將醫生的智慧、人性化服務融入其中。
中國智慧醫療的發展涉及患者服務、臨床診療、醫院運營管理、區域醫療協同和家庭健康等多個領域。首先,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從全國范圍看,是醫院當前智慧醫療發展優先級最高的細分領域。在我們走訪過程中,多位信息化領域的專家普遍提到“整個醫療的存在是以患者為前提,從患者角度出發,抓住患者需求才是核心”;其次,是面向醫務人員的“智慧醫療”。
近年來,隨著5G、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智慧醫療、智慧零售、智慧交通等正從專家的預言變為現實,并日益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傳統醫療模式不同,智慧醫療具有數據密集型等特點,通過“用戶友好”的交互方式、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可以輔助醫生進行病變檢測,提高診斷準確率與效率,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緩解醫療資源緊張等方面發揮作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設施和解決方案與醫療場景加快結合,智慧醫療來到我們身邊。
通過智慧醫療發展應用,如臨床輔助決策系統,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移動醫療等信息化技術賦能診療服務,實現醫務人員診療效率、診療能力及診療質量的提高,也是醫院當前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重點。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務”和面向醫務人員的“智慧醫療”是當前中國智慧醫療建設發展成熟度最高的兩個細分領域。為了實現醫院精細化管理,提高醫院運營能效,面向醫院管理層的“智慧管理”也是醫院近一兩年信息化建設主抓的重點。
我國開始陸續引進醫療信息化技術。當時,少數大型醫院通過購置計算機軟硬件,建立信息系統和數據庫,改進醫院管理工作流程,推動效率提升。醫療信息化的最初落地成果,主要集中于醫院的財務結算系統,以及藥品等醫療物資的管理系統。進入21世紀,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自建機房和網絡,購買和使用醫院信息系統,實現業務流程電子化。電子病歷、自助服務機等開始普及,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便利就醫服務逐漸鋪開。如今,在5G、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推動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設施和解決方案與醫療場景加快結合,醫療信息化又進入了新階段,智慧醫療真真切切地來到了我們身邊。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