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電信天翼物聯正式加入開源鴻蒙(OpenHarmony)社區,并主導成立智慧城市蜂窩終端管理SIG(特別興趣小組),此舉填補了中國電信在開源物聯網終端操作系統生態領域的空白,將推動中國電信物聯網應用持續快速發展。當前,隨著物聯網的不斷發展,物聯網經濟也為我國總體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活力。
運營商首次加入開源鴻蒙,打造共融生態圈
物聯網是感知技術、傳輸技術、網絡技術、平臺技術等的集成與應用,能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提供技術支撐。
近日,中國電信天翼物聯正式加入開源鴻蒙社區,成為首個加入OpenHarmony開源社區的運營商。鴻蒙系統在物聯網領域很大優勢在于,其可以通過模塊化和分布式設計將所有場景應用無縫連接起來,包括智能手表、車載系統、智能居家系統和工業智能系統等。此次中國電信天翼物聯加入開源鴻蒙社區并主導建立智慧城市蜂窩終端管理SIG,旨在通過與主流操作系統的能力融合,加快構建融通互促的物聯網產業生態,推動物聯網產業規模發展。
此外,通過與鴻蒙系統的合作,將深化CTWing OS與鴻蒙操作系統的對接,加快中國電信物聯網生態圈與鴻蒙生態圈的融通互促,實現華為描述的“一生萬物,萬物歸一”愿景。
基于“IPv6+” &“鴻蒙”重構物聯感知網,為此,華為提出構建以“全程極簡、全棧安全、全景智能”為典型特征的物聯感知網解決方案。在全程極簡方面,通過將物聯終端聯網簡化、數據采集簡化、運維管理簡化,實現物聯網從建設到運維的全程極簡;在全棧安全方面,構建終端接入可信、數據回傳可信、網端一體安全聯動,實現終端全生命周期的全棧安全管控;在全景智能方面,以網絡智能保障數據無損傳輸,以邊緣智能保障業務隨需發放,以終端智能保障開放互通、可管可控,端到端實現全景智能化。
從更簡單、更安全、更智能的幾個維度來看,在這一張物聯感知網絡體系中又涉及不同的智能IP的根技術,基于這些不斷創新的根技術,華為構建了適配不同場景的感知網子方案,例如WLAN一網多頻無線物聯融合接入網、2拖N網算一體(桿站)工業級感知環網、“無電無網站點”低功耗雙無線自組網等,從而應用于醫療、政府、能源、交通、教育等行業的核心生產業務中,加速行業化的物聯網演進和迭代。
以智慧城市智慧桿站場景舉例,采用2拖N環網技術,每個桿站部署一臺工業交換機,支持毫秒級倒換的以太網保護協議,可提供高可靠的冗余通信網絡,實現多桿合一、共建共享,并以網絡切片實現業務安全隔離。此外,在沒有大帶寬如視頻回傳需求的場景下,還可以利用PLC-IoT技術,結合邊緣計算物聯網關一體化設計,形成PLC-IoT網算一體電力長距離感知網,免除挖溝破路,達到快速、低成本建網的目的。
行業物聯網建設需求旺盛,感知網IP化、AI化大勢所趨
隨著物聯網發展深入,行業物聯網進入規模應用期,多源異構終端-現場物聯網成為當前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建設需求旺盛。比如在道路、水庫、管廊、隧道、病房等場景,需要對多源異構終端聯網、采集數據、事件分析和現場業務自治,給物聯感知網絡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方面,行業物聯感知網需要全IP化,以IPv6/IPv6+技術將行業應用中的人、機、裝備、物料等資源彼此連接,形成便捷、高速的信息通道和數據互聯,讓數據在現場、邊緣、云端的無縫流轉,實現行業的數字化改造和效率提升。
另一方面,行業物聯感知網要求各類物聯終端在完成數據采集和執行控制指令等基本能力的基礎上,還要具備可視、可管、可控、安全等能力,以及實現三遙數據開放,意味著各類物聯終端需要擁抱物聯網終端OS變身智能終端,并通過邊端協同實現多終端間的智能協作,高效完成現場作業。
當前,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水利、智慧能源等場景中,以場、站、區域等形式存在的物聯感知網,正朝著IP化、智能化、無線化的方向發展,實現數字信息的泛在互聯,高效通信。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