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指騰訊已正式加入RISC-V,并且是以高級別的高級會員加入,顯示出騰訊開發RISC-V架構芯片的決心,這顯示出中國芯片行業正齊心協力發展RISC-V架構,將打破ARM的壟斷。
騰訊在芯片行業已取得一定的成績,分別推出了AI推理芯片“紫霄”,視頻轉碼芯片“滄海”以及智能網卡芯片“玄靈”,顯示出它在芯片設計方面已打下一定基礎,如今它加入RISC-V陣營或許是為了研發服務器芯片。
在全球諸多擁有大型數據中心的企業當中,不少都已開始自研服務器芯片,例如亞馬遜、谷歌、阿里巴巴等,如此做可以降低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騰訊選擇自研芯片很可能也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目前全球的服務器芯片主要由Intel提供,Intel所采用的X86架構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但是弊端也非常明顯,那就是功耗過高、發熱嚴重,據稱大型數據中心總有大約七成的電力被用于處理器發熱以及為它建設的空調系統,為了減少電費,全球多家互聯網企業將數據中心建設在北極圈附近。
RISC-V、ARM這些芯片架構則向來以低功耗著稱,正是由于它們所具有的特點,諸多企業都在研發ARM架構服務器芯片,并且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其中尤以中國芯片研發的ARM架構服務器芯片獲得了最廣泛的應用。
然而推動ARM取得了成功的中國芯片卻被ARM苛待,2019年ARM暫停了與一家中國科技企業的合作,近期又宣布將不會把性能先進的Neoverse V系列授權給中國芯片企業,Neoverse V系列正是為服務器芯片而研發。
如此一來,中國芯片企業勢必迅速轉向RISC-V架構,RISC-V架構更靈活,可以成熟工藝開發出更高的性能,美國芯片龍頭研發RISC-V架構就率先在服務器芯片方面,可見RISC-V還是非常適合服務器芯片的。
其實中國在RISC-V架構上已取得巨大的成績,阿里平頭哥在數年前就開始研發RISC-V架構,推出的RISC-V芯片已被廣泛應用于國內的物聯網芯片市場,累計出貨量達到30億顆,中國芯片發售的RISC-V芯片已達到50億顆,推動RISC-V芯片在今年7月份突破100億顆,比ARM當年實現百億出貨量提前5年。
隨著RISC-V在物聯網芯片市場取得成功,中國芯片已有意推動RISC-V進入手機芯片、PC處理器和服務器芯片市場,如今ARM的做法無疑會促使中國加快推動RISC-V進入服務器芯片,如此中國芯片將舍棄ARM架構服務器芯片,這對ARM進軍服務器芯片市場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如果中國芯片成功推動RISC-V在服務器芯片市場取得成功,那也將有助于中國芯片推動RISC-V進入手機芯片和PC處理器市場,最終打破ARM在移動芯片市場的壟斷,這應該是ARM所不愿看到的前景。
ARM在手機芯片市場的壟斷地位離不開中國手機的支持,中國手機占全球手機市場的份額近六成,中國芯片還幫助ARM在平板電腦市場反擊Intel最終促使Intel放棄了進軍移動芯片市場的計劃,如今ARM卻如此對待中國芯片,導致的后果將是ARM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畢竟它今天的地位是全球芯片設計企業支持它才獲得的,而失去中國芯片的支持將ARM失去重要支柱。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