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雖然黑客入侵多數是利用軟件層面的漏洞,但要從根本上減少黑客攻擊,則需要從底至頂全盤考慮,制定出一套統一規范的安全風險檢測與防范標準。近年來,汽車引入新功能的速在加快。一方面,智能網聯技術日趨成熟,傳統汽車廠商引入新功能的積極性在增加;另一方面,新造車勢力大膽采用在消費電子領域驗證過的新技術(比如大屏幕中控顯示,在線升級),成功引領了汽車消費新潮流,從而引發傳統廠商效仿。
“汽車開發迭代變快,復雜度增加,工程師的可用時間窗口越來越緊張?!泵绹鴩覂x器(NI)汽車業務拓展經理潘登說道。系統越復雜,測試驗證工作越繁重,其成本占總研發成本比例越高,測試驗證系統開發的難度也在增加,根據NI的調查數據,有72%的工程師希望參與到測試系統開發與測試標準制定工作中,通過協同開發設備,或定制化測試方案,來優化測試流程,減少測試時間,降低測試成本。
當前,車載通信(V2X)在應用開發與測試驗證上就給汽車廠商帶來不少挑戰。
V2X(Vehicle to Anything)技術標準現有兩條路線。一種是DSRC(專用短距離通信,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該技術基于802.11p(Wi-Fi),于2010年通過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投票,確認為行業標準。
而基于蜂窩技術的C-V2X(移動車載通信,Cellular Vehicle to Everything)標準成型更晚,C-V2V(移動車間通信,Cellular Vehicle to Vehilce)標準定于2016年,LTE-V2X的第14版標準(R14)和第(15版)標準制定工作,由華為和大唐等中國企業牽頭推動,分別于2017年3月和2018年6月發布。其中向后演進的5G NR-V2X(New Radio Vehicle to Everything)標準化工作也已經啟動,預計在2020年左右完成。
從區域市場選擇來看,中國堅定地選擇了C-V2X路線,將不會支持DSRC技術;美國已經開始DSRC的商用化,但也有高通等廠商在推C-V2X技術標準;日本則是兩條路線都預留了頻譜資源。
NI汽車高級解決方案市場經理Furea Shirai告訴探索科技(techsugar),V2X測試面臨三重困難。
首先,傳統車廠在無線通信技術測試上經驗較少,以前車廠幾乎不用考慮無線通信測試,所以測試廠商提供的測試方案要完整齊備,便捷易用。
其次,V2X標準還在不斷演進和迭代中,所以測試方案也要易擴展、可變更,能夠與時俱進的測試方案,可以減少車廠在無線通信測試中的重復投資。
第三,各國對車聯網的技術標準與頻譜資源預留的不同,將使國際車廠必須具備應對多種技術標準與頻譜劃分的能力,所以測試方案也要有足夠覆蓋面與靈活性,以滿足不同區域市場監管要求。
NI的軟件定義測試系統與平臺化解決方案可以應對V2X測試所面臨的困難。NI方案采用圖形化方法進行開發--簡單易行,在業內有非常多的合作伙伴,擁有強大的生態系統,既能解決V2X測試難題,也順應汽車測試發展新方向:測試復雜度增加,測試項目靈活性要求變高,測試系統開發時間變短。
在2019汽車測試博覽會(ATE 2019)同期,NI發布了S.E.A. 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開環測試系統,該系統是NI與德國S.E.A.公司合作,采用NI軟件無線電(SDR)硬件,結合S.E.A公司軟件,可將實際信號發送到C-V2X控制器和遠程信息處理控制單元上的射頻與GNSS通道。
通過將C-V2X和GNSS信號清晰地傳遞到C-V2X控制器,新的C-V2X測試解決方案可以模擬緊急制動警告或全向停車信號等場景,并幫助工程師在實驗室中修改設備參數。
新的C-V2X測試解決方案包括多種預編譯駕駛場景,如左轉輔助、緊急制動警告和交通堵塞警告等,用戶借助預編譯場景可以更快速實現C-V2X測量。
在ATE2019上,NI還展示了硬件在環測試、路試紀錄與回放、電動汽車電池組/模塊測試系統等多種汽車測試解決方案,覆蓋大部分汽車測試應用場景。以模塊化、軟件定義為特色的NI測試方案已經為眾多車廠帶來可觀的測試效率提升結果。
NI硬件在環測試示意圖
例如,在斯巴魯混合動力汽車針對電機ECU的實施電機仿真和驗證環節,傳統手動執行全部測試大約需要2300個小時,采用NI平臺開發出來的所有測試模式僅需118 個小時就能自動執行完畢,大幅提高了測試效率。馬自達采用NI的硬件在環測試系統(HILS)開發出的新測試方法,與傳統測試方法相比,測試時間上也減少了90%。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