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汽車產業來看,發展新能源汽車讓中國向汽車強國更進了一大步。在21世紀初,我國在汽車產業轉型的重要時期,創造性地將發展新能源汽車與提升產業競爭力、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空氣質量和應對氣候變化聯合在一起。新能源車的發展被認為是加速發展的浪潮,原因在于超高的油價和超低的電價,推動了新能源車被消費者更快地接受,而整個隨著產業體系的規模化增長,整個體系服務能力的提升,進一步降低消費者的購車成本和使用成本,使消費者更偏向于接受和使用電動車。
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幾年充滿發展機會,新能源汽車的上半場還未完全落幕,下半場剛剛開始。一個行業共識是,以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否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為標志,新能源汽車發展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該階段有兩個重要特征,一個是電動化,另一個是智能化。電動化的新內容加上智能化,構成了新能源汽車下半場的主要特征,其背景是電動汽車已經實現規模化發展。
中國汽車產業正在依靠智能化、網聯化優勢,不斷加深在全球汽車市場中的影響力,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如何利用智能網聯技術以及順應智能網聯化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共同需要思考的問題。智能網聯汽車如何走出國門、駛向世界,也是不少車企關注的話題。目前世界汽車強國都在加快布局,強力推進發展。我國汽車行業正處于換道超車的關鍵時期,必須加快發展, 保持優勢,才能引領未來。要加強對汽車電動化、網聯化、 智能化發展的整體推進;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生態系統建設;加強新能源汽車品牌建設;進一步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
智能化技術與產品將重塑行業的競爭格局,并創造新的產業價值。從現有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格局來看,各技術路線已經進入相對平穩狀態。汽車產品和企業的競爭重點不再完全取決于動力系統,而更多取決于汽車產業競爭的下半場,也就是在電動化基礎之上的智能化。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涉及車、路、城、網等多個領域,將基于此形成新的產業生態,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帶來的變化遠遠超出汽車本身。
未來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前景保持樂觀。雖然中國傳統燃油車出口在技術層面沒有明顯的優勢,成本也相對較高。但在過去一年中,中國汽車的出口規模已經超越了德國,成為世界汽車第二出口大國。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快速增長,拉動了中國出口的發展,而近期上汽、通用車、吉利、奇瑞等一些新勢力的發展,都會推動出口的強勢增長,尤其比亞迪等中國制造業的崛起,規模化的發展,使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和中國的手機一樣,變成中國的名片,走向世界。
從創新戰略來看,由于融合了大量“汽車之外”的技術,汽車革命帶動了中國產業發展史上規模空前的技術創新運動。作為國家工業體系的象征,汽車是新技術應用的重要場景。汽車電動化融合了先進材料研發應用與高精尖零部件制造,與電池、電機、電控技術升級相互促進。汽車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的最重要應用場景之一,大量“汽車之外”的技術應用于汽車,一方面成就了汽車的智能化發展,另一方面汽車的智能化成為大量跨界技術的應用舞臺,汽車成為牽引其他產業加速創新的重要力量。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既符合消費者利益和國家利益,也是推動世界碳達峰碳中和的有效推手。因此,中國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發展空間是極其巨大的,可以給行業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