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美國諸多科技企業如Intel、高通、格芯等都傳出業績不佳而裁員的消息,而到了2022年底連美國科技巨頭蘋果也傳出iPhone銷量不佳大舉砍單,顯示出美國科技行業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寒冬,這讓人想起了中國一家科技企業創始人說的要將寒氣傳給每個人,如今美國科技行業顯然感受到了。
這家中國科技企業首先將寒氣傳給了高通,自2019年美國修改芯片規則之后,中國手機企業由于擔憂類似的遭遇大幅減少了采用美國高通芯片的比例,增加對聯發科芯片的采用比例,由此聯發科在2020年首次超越高通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芯片企業。
隨后中國手機還支持了中國大陸本土的紫光展銳,紫光展銳在5G手機芯片市場的份額迅速從1%激增至11%,在聯發科和紫光展銳的夾擊下,高通感受到了寒意。2022年上半年高通連續砍單,到了2022年底高通再次下調了芯片出貨量,甚至為了賣芯片,計劃今年將中端和低端芯片降價拋售,還要對某些部門選擇性裁員。
相比起高通,Intel、格芯等美國科技企業其實更早就感受到了寒意。Intel在2022年二季度取得了虧損--它20多年來的首次虧損,2022年Q3的利潤再度下跌八成,隨即它也宣布了裁員;格芯則因為業績不佳宣布裁員至少800人。
近期有消息指出就連最堅挺的美國科技巨頭蘋果也頂不住了,產業鏈消息指蘋果已通知供應商縮減iPhone、AirPods的元件,原因是需求減少,由于iPhone14銷量未達預期--分析師最悲觀的估計iPhone14的銷量只有7000萬部,比預期的9000萬大幅減少,連帶著諸多蘋果產品都出現下滑。
美國科技行業的遭遇始自美國修改芯片規則,由于美國的肆意妄為,導致全球制造業對美國的芯片等高科技產品產生疑慮,減少了對美國這些科技產品的需求,導致美國諸多科技企業的業績下滑。
由于美國科技企業的業績不佳,導致了如今它們或是砍單、或是裁員,市值大跌,蘋果的市值已跌穿2萬億美元,美國芯片行業的市值損失了1.5萬億美元,美媒直言這是自作自受,如果不是美國修改芯片規則,或許就不會導致如此后果。
在美國肆意妄為的時候,其實美國科技行業就已感受到了這樣的做法對它們不利,NVIDIA為了保住中國市場先是申請將最后供應期限從2023年3月延遲到2023年9月,隨后NVIDIA為中國市場開發了定制化的芯片A800,高通則早在2021年就為中國科技企業定制4G芯片,這與美國限制芯片企業給中國市場供應形成鮮明對比。
相比起美國科技企業,被美國視為眼中釘的那家中國科技企業在2022年穩住了業績,甚至還比2021年輕微增長,顯示出中國這家科技企業的韌性,而且日媒拆解了這家中國科技企業的5G小基站發現來自美國芯片的占比只剩下1%,之前美國芯片占比可是達到27%,顯示出這家企業在積極去美化,這也反映出美國芯片為何難賣了。
經歷了如此教訓,美國或許應該明白肆意妄為對它自己的科技產業不利,如今算是吞下了苦果;而對于中國科技行業來說,只要摒棄幻想而堅持自立自強,突破核心技術,終究能走出自己的道路,美國芯片的限制并不可怕。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