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1月5日發布的2023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為科技行業帶來怎樣的啟示?
1月5日,百度研究院發布了“2023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
此時正值2022年各行各業總結盤點之際,百度用“十大科技趨勢預測”高度概括了科技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也為互聯網科技領域和實體經濟的數實結合樹立了風向標。
這一預測,瞬間引起科技行業的聚焦,同時引發各方關注。比如投資、創業等領域對十大預測同樣高度關注,而科技行業更加關注的是十大科技預測對未來有什么重要意義?以及會給行業帶來怎樣的啟示?
接地氣的十大科技
最近四年,智能技術構筑起了科技變革的主線,在AI科技由虛向實的主導思想下,眾多科技領域更加務實。今年榮登百度十大科技預測榜的有:大模型生態、數實融合、虛實共生、自動駕駛、機器人、科學計算、量子計算、隱私計算、科技倫理和科技可持續發展。這十大科技或將成為未來科技領域的主流。
可以清晰發現,這十大科技基本都是由虛向實的轉變。
百度對十大科技預測都給出相關的標準,以大模型生態為例,之所以被百度放在榜首,是因為大模型生態實現了行業大模型生態初現,服務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行業大模型”已經出現,圍繞市場各行業需求,搭建起 AI 基礎設施,推進“AI+行業”的應用創新。基于此,百度預測2023年將是AI技術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
眾所周知,AI是一門結合計算機、數學、心理學等眾多學科理論發展起來的新技術,最終的目的是模擬人類本身的行為,去代替人類的思考和工作。在最初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AI過于虛幻,但經過十余年的發展,AI迎來了產業增長的“黃金時代”,中國更是將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此背景下,AI人工智能帶動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加速智能社會建設的步伐。
以大模型生態為例我們可以管中窺豹。其他九大上榜科技,同樣都是數實融合和由虛向實的轉變,科技領域由虛向實,說明國家對科技領域的總體要求已經悄然發生變化,能為實體經濟賦能和促進發展的科技才是社會需要的新技術。
這份榜單還有個有趣的現象,從習慣認知上,高科技都是一些看似高大尚的行業,而本次十大科技不僅有高大尚的行業,也有接地氣的實用科技,像自動駕駛和機器人以及科技可持續發展都和普通消費者有莫大的關系,高科技產業已經不再是虛無縹緲,而是針對消費者需求形成了零距離的落地產業。
為什么要提出十大科技趨勢?
百度已經連續四年發布科技行業預測。為什么是由百度來發布科技行業預測?是很多網友熱議和探討的話題。
從前沿技術上說,百度經過持續多年的高投入研發,超過1000億元的總投入已經初見成效,并在2022年8月19日被納入香港恒生指數,成為該指數唯一一家AI科技公司,恒生指數的相關硬性要求條件極為苛刻,百度被其成功收錄,這是對百度前沿技術的肯定。
百度目前無論是AI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在國內乃至全球都是屬于領跑者。以一家具備前沿科學技術的企業來發布科技行業預測,不僅能夠服眾,還能做到以專業眼光來做專業預測,得出的預測榜單真實而又具備說服力。
百度首席技術官、百度研究院院長王海峰在發布序言中表示,驅動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技術,往往具有很強的通用性。這透露出核心技術“向實”發展是大勢所趨,這份榜單是在“實”的基礎上落地,也等于直接給出了十大科技上榜的主要參考。
從數實融合的角度來看,中國“十四五”規劃和2030年遠景目標綱要都非常明確地提出數字經濟應大力發展,這為AI人工智能同時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這也直接為數字技術帶來了創新動力。
目前,數實融合的AI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有明顯推動作用。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更好的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數字化技術的革新,對實體經濟的助力作用,通過近幾年的實踐已經逐漸展現出來。
百度如今已經是互聯網巨頭中研發占比最高的一家,近5年來研發占比持續穩定在20%左右,2021年高達23%。
據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21年僅有7家企業的研發占比超過10%,超過15%的只有百度和華為兩家。以互聯網行業研發占比3%-9%的普遍性來參考,百度的研發占比不僅在國內近6000家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放眼全球范圍來看,研發占比高于百度的上市互聯網公司也不多見。
走長期主義路線的百度,如今已經成為科技行業的代表,其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不僅是國內行業的領跑者,同樣成為全球范圍的領跑者。百度研究院是百度旗下聚焦于人工智能前瞻基礎研究、探索技術前沿方向的科研團隊。從成立至今,百度研究院陸續開設了大數據實驗室、量子計算研究所、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九大實驗室和研究所。這九大機構幾乎囊括了從底層技術到感知、認知技術的AI全領域范疇,并深入展開跨領域研究合作。
百度研究院因其研發能力不斷被認可,中國工程院院士、虛擬現實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趙沁平和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講席教授、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成為“2023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的推薦專家。
可見,無論是百度研究院自身的科研實力以及專家團隊,該榜單的發布都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也是百度連續四年發布科技行業預測的底氣所在。
科技的初心在這里
《光明日報》曾指出科學技術的初心是造福人類。科技發展深刻地改變了人類命運,重構了社會生活。在當今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更加凸顯。追溯科技發展史,不難發現,科技研究的初心就是探索未知,追逐真理,造福人類。
現階段針對國內外經濟形式來看,中國科技的初心就是“向實”,科技公司的價值并不是能賺取多少利潤,而是這家公司能對社會帶來多大的改變。從盈利能力來說,因為百度堅持走高研發的長期主義路線,其自身盈利能力受到較大影響,相比其他公司的超強賺錢能力,百度并未急于求成,而是響應國家號召,一直探索由虛向實的科技轉變。
百度的由虛向實,起到一定的榜樣示范作用,如今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開始摒棄務虛的路線而逐漸“向實”,這是一種長期主義的發展戰略,和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戰略相吻合,在短期內自身收益或受到一定影響,卻能降低相關風險,穩健地發展下去。
這種穩健在資本市場上直接反饋出來。百度股價最近3個月已經出現了強勢反彈,僅在2022年11月就錄得高達35.29%的漲幅,12月的漲幅為9.94%,2023年1月的漲幅同樣高達20.86%(截至1月11日)。
投資人史保剛認為,百度的股價波動較為正常,百度前期在AI人工智能以及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投入在未見到成果時,容易被資本看低,隨著百度相關前沿技術不斷被推出,股價自然回歸正常,近幾個月接連實現大幅增長,就是資本開始看好的表現。
史保剛指出:“2022年互聯網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表現都差強人意。相比其他互聯網公司動輒腰斬的股價,百度雖有波動,卻相對穩健。”
結合百度2022年三季報來看,百度2022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325.4億元,同比增長2%。歸屬百度的凈利潤(非通用會計準則)為58.9億元,同比增長16%。百度表示,得益于持續的降本增效舉措,百度經營效率提升,盈利能力逐漸修復。在三季報發布后這幾個月,百度的股價均取得不俗的增幅。
“我個人認為百度的市值還是被低估。”史保剛通過百度近期財報數據和研發投入分析認為百度的市值被低估,“隨著百度相關技術的轉化落地,百度的市值會有所提升。”
截至1月11日盤中,百度股價再次上漲3.22%,每股股價134.800港元,總市值3753億港元。
百度提出十大科技預測帶來什么?
本次百度發布的“2023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不僅為科技行業的未來趨勢作出準確預測還為百度自身提供了展示前沿科技的機會。十大科技領域,百度在大模型生態、量子計算、虛實共生方向上已經完成了領先的產業布局。
從技術研發到落地應用,大模型的發展已經進入產業落地的關鍵期,與產業場景需求的高度契合是大模型真正助力產業發展的重要前提。百度在2022年5月推出文心大模型,僅用半年時間就已累計發布11個行業大模型,這些大模型被廣泛應用于搜索、信息流等互聯網產品,并通過飛槳開源開放平臺、百度智能云賦能實體行業,成為加速推動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在量子計算領域,百度于2018年初成立百度量子,百度量子成立4年來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國內首個云上量子脈沖系統“量脈”,全球首個云量一體的量子機器學習平臺“量槳”,全球首個云原生量子計算平臺“量易伏”等等,據IPRdaily中文網《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榜單》(該榜單截至2022年10月18日)顯示,百度以186項量子領域專利數排名第八位,成為中國唯二上榜的企業。
IPRdaily中文網《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榜單》
百度量子技術的突破還表現在集量子硬件、軟件平臺、量子應用的產業級超導量子計算機“乾始”落地,“乾始”計算機的量子硬件平臺現已搭載10量子比特高保真度超導量子芯片,量子計算服務更加穩定。與傳統計算機不同,“乾始”量子計算機每增加一個量子比特,其算力就會增加一倍,這就是量子計算對信息處理的指數加速作用,是傳統計算機無法企及的高度。百度打通了從硬件、平臺到應用的全鏈條,實現了量子芯片到量子應用的轉化,讓量子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為數字經濟量子化打下堅實基礎。
有業內人士指出,量子計算的發展或將引領新一輪科技發展浪潮,驅動著多種行業的變革。“作為一種全新的計算范式,量子計算在基礎科學探索、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眾多領域都具備顛覆性的手段。軟硬一體的量子解決方案將有助于更多行業人員使用到量子算力、利用量子計算加速產業的量子化升級。”
該人士通過百度發布的十大科技的預測分析認為,這一預測的發布可以將科技行業,尤其是互聯網科技領域和實體經濟的結合將更緊密,對行業的健康和平穩發展有促進作用。
史保剛則指出,十大科技預測的發布,對創業以及科研投資有一定的價值引導作用。在深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為科技領域注入新活力,成為科技領域復蘇和發展的助燃劑。
推薦專家趙沁平院士在十大科技預測發布時表示,“十四五”期間將是中國虛擬現實產業走向集約優化的關鍵時期,虛擬技術迎來長足發展,這些虛擬技術的發展將賦能數字經濟,保障其穩健發展。
《百度研究院2023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匯聚了百度AI等前沿技術的研究成果,是多年AI產業實踐的經驗總結和預見性論述,也是基于2022年科技產業發展基礎的精準研判。2022年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復蘇中經濟社會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可以為2023年的科技領域的發展提供參考和行業啟示,在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中尋找相對確定的行動指南。
百度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的發布,也被業內人士認為是有預見性地提出“科技倫理”和“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方向,體現了百度作為科技企業的責任和擔當。
互聯網務實的時代,或由此開啟。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