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通與Arm之間的專利戰爆發,高通似乎正加速在RISC-V領域的布局。據The register報道,在上周的全球RISC-V峰會上,高通公司產品管理總監Manju Varma透露,高通在2019年就已經將RISC-V應用到了其驍龍865 SoC當中的微控制器,截至目前已經出貨了6.5億個RISC-V內核。
據Varma透露,高通從2019年的Snapdragon 865 SoC開始,就已經開始了將RISC-V作為其芯片內的微控制器內核。根據Varma的說法,他幫助推動高通公司的CPU戰略和路線圖在公司的整個產品組合中。
Varma表示,RISC-V是專有指令集Arm架構的新興替代品,在高通公司芯片所面向的一系列設備上都有機會,包括穿戴設備、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聯網汽車等等。而高通現在在PC、移動設備、可穿戴設備、聯網汽車以及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耳機的SoC中都在使用RISC-V微控制器。這些微控制器在后臺執行低級工作,例如管理硬件。
對于為什么高通會很早就開始下注RISC-V的問題,Varma解釋稱,高通首先在Snapdragon 865中轉向采用RISC-V微控制器,是因為它“需要可定制的東西,滿足我們的獨特要求,并且占用空間小”。RISC-V CPU內核能夠幫助設計者實現自定義指令和功能進行擴展。“現有遺留架構(Arm)的解決方案不符合這些要求,”她補充道。
今年最激動人心的發展之一是來自不同市場的行業領導者對 RISC-V 的支持。例如,NASA 選擇Microchip Technology為該機構的下一代高性能航天計算 (HPSC) 處理器提供動力,該處理器將用于未來的月球和火星表面任務;新的 HPSC 將使用SiFive 的內核。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英特爾宣布設立 10 億美元的基金來構建其代工生態系統,并得到 RISC-V 成員的支持,包括晶心科技、Esperanto Technologies、SiFive 和 Ventana Micro Systems。歐洲的 RISC-V 也得到了歐洲處理器倡議的大力支持,印度的數字印度 RISC-V (DIR-V) 計劃,以及中國在許多其他地區的國家資助計劃中的多項不同舉措。
在過去的一年里,RISC-V 軟件生態系統進行了重大更新。Google 的 Android 開源項目 (AOSP) 啟動了RISC-V 的上游支持。將 Android 引入 RISC-V 將有助于支持范圍廣泛的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用例,從移動到車載娛樂。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包云崗也指出,中科院RISC-V處理器香山定位于開源、高性能的公版IP核。如果有Arm A76以上算力的需求,香山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前不久,騰訊宣布加入RISC-V陣營或許也是為了研發服務器芯片;SiFive、英特爾與谷歌等國際廠商也開始為RISC-V進軍數據中心鋪路...
業界正在用行動證明,高性能不再是RISC-V的禁忌之地,向高性能發展是RISC-V發展的必然趨勢。
與此同時,Arm近期又宣布禁止把性能先進的Neoverse V系列授權給中國芯片企業,Neoverse V系列正是為服務器芯片而研發。如此一來,中國芯片企業勢必迅速轉向RISC-V架構,促使中國加快推動RISC-V進入服務器芯片等高性能領域。
在安全性方面,采用RISC-V的芯片具有明顯的優勢,部分原因是它基于開源代碼。他說:“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所以人們更強調觀察、檢查。最終,安全性取決于架構是如何實現的。有些系統會非常糟糕,而有些系統會非常非常好。”
Codasip最近收購了Cerberus Security Labs。Baines表示,Codasip正在將Cerberus的IP集成到Codasip的產品中,這樣客戶就可以快速創建安全的RISC-V處理器設計。
Varma強調,RISC-V的主要優點是,它接收來自“價值鏈”各個層的各種公司和組織的功能貢獻,從ISA和CPU,到系統軟件,到操作系統,再到最終用戶應用程序。通過RISC-V,有機會定義具有“同類最佳性能,最佳功率效率和增值功能”的芯片設計。“這些優勢也使得RISC-V這樣一個通用的基本指令集架構,可以從低端微控制器一直擴展到高性能計算,以及介于兩者之間的任何東西,它提高了整個行業的效率”。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