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玄鐵RISC-V生態大會上,達摩院宣布了多款玄鐵處理器的升級:玄鐵C907首次實現矩陣運算(Matrix)擴展,為未來AI加速計算提供更多選擇,并將集成到其他玄鐵處理器中;下一代旗艦處理器C930也將于年內推出。據悉,首款基于RISC-V的安卓設備也將于2024年大規模商業化落地。
RISC-V架構更為精簡,并在指令集上采用了模塊化的設計,芯片設計者可以針對不同應用靈活修改指令集和芯片架構設計,充分滿足碎片化的應用場景。RISC-V架構憑借其精簡、靈活、自主可控的特點在信息安全、工業控制、邊緣計算等領域有機會取代ARM的市場地位。RISC-V指令集于2015年宣布開源。短短幾年時間內,谷歌、IBM、鎂光、英偉達等國際主流商業機構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學術機構紛紛加入RISC-V基金會。光大證券研報中指出,ChatGPT開啟了AI發展新浪潮,AI技術將滲透到物聯網時代云、邊、端和應用的各個層面,與IoT(物聯網)設備進行深度融合。AIoT時代擁有海量終端,RISC-V芯片架構有望深度受益。
谷歌、IBM、鎂光、英偉達等國際主流商業機構紛紛加入RISC-V基金會
與ARM架構不同,RISC-V架構為免費開源,后發優勢規避了計算機體系幾十年發展的彎路。X86與ARM架構推出時間長,經過多年時間已較為成熟,且發展過程中所暴露的問題已被研究透徹,因此RISC-V架構能夠加以規避,此外由于推出時間晚,RISC-V架構也沒有向后兼容的歷史包袱。
RISC-V架構更為精簡,并在指令集上采用了模塊化的設計,芯片設計者可以針對不同應用靈活修改指令集和芯片架構設計,充分滿足碎片化的應用場景。綜上所述,RISC-V架構憑借其精簡、靈活、自主可控的特點在信息安全、工業控制、邊緣計算等領域有機會取代ARM的市場地位。
RISC-V指令集于2015年宣布開源。短短幾年時間內,谷歌、IBM、鎂光、英偉達等國際主流商業機構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學術機構紛紛加入RISC-V基金會。目前,國際及國內主流操作系統已完成與RISC-V的全適配,包括安卓、Linux、OpenHarmony、Debian、Fedora、Gentoo、Ubuntu、龍蜥、統信、openKylin、創維酷開系統、RTT等操作系統。
AI技術與IoT(物聯網)設備進行融合,RISC-V芯片架構有望深度受益
RISC-V架構因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開源開放、可模塊化、簡潔、面積小和速度快等優點,目前MCU行業中已興起采用RISC-V架構的趨勢,尤其在IoT領域逐漸形成主流。根據德勤、Omdia和Counterpoint的數據,2025年RISC-V處理核心市場規模超10億美金,而IoT將以28%的份額成為RISC-V占比最大的市場。
Semico數據顯示,截至2027年,包含RISC-V技術的芯片數量將以每年73.6%的速度增長,屆時將生產約250億顆AI芯片,收入達2910億美元。RISC-V芯片將在吃住行游購物娛樂、元宇宙、教育等領域大量的IoT設備上獲得廣泛的應用。光大證券研報中指出,ChatGPT開啟了AI發展新浪潮,AI技術將滲透到物聯網時代云、邊、端和應用的各個層面,與IoT(物聯網)設備進行深度融合。AIoT時代擁有海量終端,RISC-V芯片架構有望深度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