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德科技近日宣布,已經完成一筆總額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5億元的高級無抵押債券,債券年利率為5.35%,2030年到期,本次募資主要用于推動并購思博倫的交易,交割日是本月的4月17日。
在即將完成收購的當下,我們來一起回顧這場收購的運作過程。
一、收購復盤:精密如芯片光刻的資本運作
當Keysight在2024年3月28日以每股201.5便士(含2.5便士特別股息)突襲報價時,這場并購攻防戰的精妙程度堪比5納米芯片的制造工藝。細拆交易結構:
價格博弈:相較Viavi的175便士報價,Keysight的15%溢價看似溫和,實則暗藏玄機。按Spirent 5.81億總股本計算,估值14.63億美元,實際支付溢價達1.54億英鎊,恰為其2023年凈利潤的6.1倍(P/E 23.6倍),精準卡位測試行業并購估值中樞(20-25倍)
監管拆彈:為化解英國CMA對市場份額的擔憂,Keysight將Spirent高速以太網測試業務(年收6.5億美元)售予Viavi。這并非簡單割肉——該業務毛利率僅31%,遠低于Spirent核心的5G測試業務(72%),堪稱"棄卒保車"的經典案例
時間掌控:從3月28日突襲報價到12月2日啟動資產剝離,Keysight用247天完成"報價-過會-拆解"全流程,比行業平均并購周期縮短40%。
深度洞見:這場收購顛覆了測試行業"全盤通吃"的傳統邏輯。Keysight要的從來不是Spirent的"肉體"(硬件資產),而是其"靈魂"——
5G NRRel-18測試套件(全球唯一通過GCF認證)
Aeroflex遺產:源自1940年代的衛星定位仿真技術(現用于星鏈終端測試)
CloudStress SaaS平臺:占據全球云核心網測試37%市場份額
二、財報解構:冰面下的產業暗流
在Spirent看似平淡的2024年財報(營收4.6億/-3%)背后,暗藏測試測量行業的劇變密碼:
【結構性撕裂】
失速的現金牛:傳統LTE測試業務同比暴跌23%,印證運營商CAPEX收縮
隱秘增長極:金融科技測試營收暴增217%至0.48億美元,客戶包括摩根大通、Visa等,驗證測試廠商向垂直行業滲透的趨勢
研發密碼:將12%營收投入AI算法開發(超行業均值8%),其PathFinder AI診斷系統已獲英偉達認證,用于DGX A100算力集群測試
【成本手術】Spirent在并購前夕的財務操作堪稱教科書:
供應鏈再造:將北美3個研發中心遷至波蘭弗羅茨瓦夫,人力成本直降43%,推動研發費用率從22.1%壓縮至17.8%
渠道革命:在EMEA地區裁撤35%直銷團隊,轉而與安富利、艾睿組建聯合實驗室,使銷售費用率下降1.8個百分點
財務煉金術:通過UK Patent Box稅收政策,將有效稅率從21%壓至10.7%,年省稅費超800萬美元
行業鏡鑒:當財報顯示庫存周轉天數從89天驟降至57天時,這不僅是效率提升——更是測試設備從"標準化硬件"向"訂閱制服務"轉型的鐵證。Spirent的云測試產品ARR(年度經常性收入)已達0.94億美元,同比增長131%,預示行業商業模式的根本性變革。
此刻回望Keysight的收購,恰似一場精準的"器官移植"手術——剝離陳舊血管(傳統業務),嫁接新生組織(云化+AI能力),最終在6G前夜鍛造出全新的產業生命體。這場手術留下的疤痕,將成為測試測量行業進化史上最醒目的時代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