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31日美股盤后,蘋果公司公布了截至6月28日的2025財年第三財季財報,整體表現遠超市場預期,實現自2021年12月以來最強勁的季度營收增長。
具體來說,蘋果第三財季總營收達到 940.4億美元,同比增長 10%,遠高于市場預期的 895.3億美元,也創下近年來歷史最高水平;凈利潤為 244.3億美元,每股收益為 1.57美元,同樣高于預期的 1.43美元。
從具體的業務表現來看,核心業務iPhone實現13%的同比增幅,營收達到445.8億美元,明顯優于市場預期的402.2億美元。
蘋果CEO蒂姆·庫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iPhone 16系列銷量表現出色,遠超去年同期的iPhone 15系列,尤其是在現有用戶的換機需求上,“iPhone 16系列銷售實現了強勁的雙位數增長。”
相比之下,Mac業務第三財季表現也很突出,營收為80.5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5%,優于預期的 72.6億美元。這一增長與今年3月推出的新款MacBook Air暢銷有關。
蘋果服務業務(包括iCloud、Apple Music、AppleCare、App Store及與谷歌的搜索協議等)第三財季營收為274.2億美元,同比增長13%,也超出市場預期。
庫克強調,iCloud訂閱用戶持續增長,App Store營收實現兩位數百分比增長,是利潤增長的重要引擎。
iPad業務第三財季營收為65.8億美元,同比下降8%,盡管蘋果在3月推出了低價新品,仍未能提振整體銷量。
可穿戴設備和其他硬件產品(包括Apple Watch和AirPods)第三財季營收為74億美元,同比下滑8.6%,也低于市場預期。
從各區域表現來看,第三財季蘋果在大中華區的總營收為153.7億美元,同比增長4%,扭轉了過去兩個季度分別下滑2%和11%的趨勢。
庫克表示,中國部分地區的消費補貼對公司產品起到了明顯提振作用。
對于美國關稅所帶來的影響,蘋果表示,第三財季因關稅支出約8億美元,并預計9月當季關稅成本將達11億美元(假設關稅不變)。庫克指出,關稅也帶來了大約一個百分點的營收增長,這來自“消費者因預期關稅上調而提前購買產品”。
蘋果預計,未來關稅影響可能進一步加劇。此前針對智能手機的互惠關稅豁免預計將到期,屆時蘋果可能面臨從印度進口的iPhone也被加征高額關稅的風險,特別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宣布對印度征收新關稅之后。
對于未來的戰略,庫克表示,“我們正在大幅增加AI方面的投資,正將其融入設備、平臺及公司各個層面。”
庫克還透露,今年蘋果已收購約7家公司,雖然規模都不大,但公司仍“愿意通過并購加速產品路線圖”,目前賬面持有現金約133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