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數據網絡在技術上無法支持實時話音質量要求和網絡性能要求。而當前的網絡技術進步,比如新的流量優先級劃分和帶寬管理工具,完全可以建立一種高效的語音數據融合網絡。
實現VoIP的最大挑戰來自于設計并建造一個可以達到最嚴格的QoS要求的IP網絡,以及與常用的電路交換電話網在性能上的可比性。為了保證VoIP流連續而可靠,網絡必須支持四個方面的能力,即高性能、低時延抖動、線路保護和QoS,這四方面確保VoIP包在網絡上進行實時傳輸。
Extreme的三層交換設備具備基于策略的QoS能力,可以為不同類型數據流精確地保證雙向的最小或最大帶寬,通過最小化時延和抖動為VoIP提供理想的支持。所謂策略就是一系列的高級規則,決定如何為應用程序分配網絡資源。建立QoS策略的過程,先是對數據流進行識別,再為不同類型數據流定義相應的QoS服務級別并配制成文件,通過這種方法,即使在網絡擁堵的時候,用戶也能保證關鍵任務的VoIP流能夠完整而實時地傳送。雙向速率整形和DiffServ,是Extreme“i”系列交換芯片所提供的獨特的流量管理和帶寬優先級管理工具,同樣支持VoIP流。帶寬管理的實現基于DiffServ編碼點,每一端口有八個硬件隊列,每個隊列的最小和最大帶寬參數可以被映射到DiffServ編碼點中,以提供速率保證和速率整形。
VoIP性能的優化要求幾方面的能力,如對話音業務進行非常靈活的分類能力,保證最小帶寬設置的能力,向網絡上的其他業務類別提供出色的QoS保證的能力,以及提供真正的多業務支持的能力。在企業網中應用以IP技術為基礎的電話技術,VoIP VLAN是一個理想的方式。IP電話VLAN應該是一個加標簽的VLAN,并且具有特定的用于VoIP的802.1Q VLAN ID。如果VoIP和桌面PC共享交換機端口,這個特定的端口還必須是一個與PC相適應的VLAN成員。
最小帶寬設置—一個支持48部IP電話的Summit 48交換機在下行鏈路上需要的最小設置為4Mbps,以支持48個并發的呼叫;200個IP電話連接到一個Alpine交換機上,將需要一個16Mbps的最小下行鏈路帶寬參數。這種對潛在的峰值帶寬需求的計算,至少應該在網絡邊緣和核心層大致完成。
對802.1p的讀寫能力和DiffServ編碼點—通過配置,可以在數據包或者當數據包離開交換機時,在其中增加理想的802.1p或者編碼點值,從而使下游的不能區分話音業務流的交換機保持業務要求的“端到端”QoS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