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里邊,尋找……眾里尋她千百度。”昨天,“盲人CEO”曹軍的手機響個不停,他一邊傾聽,一邊發短信。今天是國際盲人節,由曹軍出資研發的“盲人手機軟件”將正式發布。據介紹,安裝這個軟件,盲人可自由收發短信、上網聊天。
按鍵即可“播送”網頁
曹軍說,2007年,他通過經營盲人按摩積累了一些財富,雇用技術人員研發盲人手機。2009年,在普通的智能手機能“發聲”后又研制會發聲的“盲人輸入法”。
昨天,曹軍邀請首位殘奧會金牌獲得者平亞麗等盲人試用這款盲人手機軟件。記者閉眼嘗試,手機每一步按鍵都有聲音提示,用手機上網時,還有聲音閱讀網頁。
盲人鋼琴調音師李仁偉在曹軍的幫助下,查出昨天的氣溫。兩人雙耳貼著手機,用手觸摸鍵盤,聽一聲,按一個鍵。當聽到“北京21攝氏度”時,李仁偉笑了。
150盲人可免費用該軟件
曹軍說,比如用拼音輸入漢字“北”時,普通手機只能顯示一排“被、杯、背”等同音文字,而“盲人輸入法”會念出詞條“北方、杯子”等詞組,方便選擇。
負責“盲人輸入法”核心技術的柳航說,為了將普通漢字輸入法程序改成盲人用的發聲輸入法,技術人員每天不停和盲人們溝通,修改程序。
據介紹,今天,這款軟件將通過網絡發布,盲人可搜索“盲人手機輸入法”等關鍵詞安裝,申請的前150名盲人可免費使用。曹軍說:“我們是盲人幫助盲人,教盲人如何用手機”。
■ 對話
盲人生活寂寞更依賴手機
昨天,記者對話出資研發盲人手機軟件的曹軍。
新京報:什么時候有了研發盲人手機軟件的想法?
曹軍:2000年,大家都能用手機發短信,我特別眼饞。就定下目標,將來讓盲人也能發短信。研發前,給3千多名盲人打電話,了解需求。結果令我大吃一驚,盲人對手機的要求比明眼人更高。他們說,必須能上網,一定能發短信。我特別理解,盲人生活單調、寂寞,更渴望溝通。很多試用手機的盲人,一天7、8個小時都花在用手機聊天、上網“看書”上。
新京報:研發手機軟件經歷了怎樣的困難?投入了多少?
曹軍:賠了又重干,一共花了300多萬。我一開始想在“非智能手機”上開發發聲系統,但這類手機進入發短信等功能模塊后,根本不能植入聲音。所以失敗了,賠了六七十萬。于是從智能手機入手,終于研制出“盲人輸入法”。
新京報:目前有盲人試用嗎?
曹軍:現在6千多名盲人試用過,真的改變了很多盲人的生活。但我還有很多遺憾,比如,手機在進入地圖功能前,選項是圖片,沒辦法植入語音。只能讓盲人默記第幾項進入地圖、第幾項搜索路線。我希望更多公司能聯系我們,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