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電信業重組以后電信格局" title="電信格局">電信格局的走向,瑞銀執行董事王進琎9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三大運營商之間到底形成什么樣的格局取決于新電信" title="新電信">新電信和新聯通的執行能力以及政府的非對稱監管措施。
“第一,取決于新電信和新聯通的執行能力,”王進琎說,“對于新電信,取決于其在南方21省移動和固話之間的捆綁以及寬帶業務、大客戶的把握這幾張牌打得有多好。對于新聯通,3G業務可能是未來最有力的底牌,如果發3G牌照,聯通拿到唯一一張WCDMA的牌照基本已成定論,而該制式在整個全球產業鏈中是最占優勢的制式。”
她認為,第二個因素便是政府的非對稱性監管。令人關注的是,工信部最近推出的電信基礎設施共用,要求杜絕同地點新建鐵塔、同路由新建桿路現象;實現新增鐵塔、桿路的共建;其他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比例逐年提高。“這是行業共贏,也是國家節省投資的好辦法,但對電信格局的影響還取決于執行能力。”王進琎說。
對于電信和聯通的3G牌照,王進琎認為,最早也要在今年年底,最晚明年上半年會出來。不過,她對3G應用的前景并不樂觀,“3G業務不是快熱而會是慢熱的過程,未來兩三年電信增長仍來自于語音,我并不認為有很多3G業務需求。”而且,3G業務從全球來看目前沒有特別的殺手級應用。此外,宏觀經濟也不樂觀,這對新業務推出很關鍵,現在推出3G業務時機宏觀環境不如去年和前年。
“而且3G在整個技術進程中是過渡性的,3G沒有提供帶寬上的質變,邊際收益很差,低于成熟的2G" title="2G">2G語音,因此在發展中國家市場,2G業務增長強勁,運營商對于推動3G業務動力不足。因為沒有很好的邊際收益,運營商賺不到錢,這注定3G沒有在全球成氣候,這是3G的瓶頸。”
對于未來三大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格局分析,她認為,新增市場份額里,中移動" title="中移動">中移動三年內會降到50%,聯通的GSM會占到20%,電信的C網會占到30%。中移動在2G語音上會在先期保持領先,“我對3G不樂觀,加之對聯通與網通合并的整合也不樂觀,今后競爭中聯通會是最弱勢的,尤其是明年上半年,聯通將面臨上有中移動下有中電信的夾擊。”
“聯通會非常尷尬,2G拼不過中移動,捆綁業務拼不過中電信,對于聯通,在3G業務前景還不明了的情況下如把3G作為戰略重點,我個人比較擔心其未來收益。中移動高低端客戶都抓的策略很成功,聯通比較被動。”她說,“對于電信和聯通的問題還有在于平衡無線和固網之間的關系,移動語音和寬帶可能對現存的固網業務造成沖擊,捆綁做不好就會使得內部相互蠶食。”
當然政府監管也有其困境,王進琎認為,政府如果推動不對稱" title="不對稱">不對稱監管,從國際通用的不對稱監管政策看,有攜號轉網、市場份額上限、資費管制、非對稱性結算費用等等,但是,困境在于不對稱管制政策和以中移動為主導來發展TD的國家戰略之間有矛盾,以及資費限制的不對稱監管政策與保護消費者利益之間也會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