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顯示光電 > 業界動態 > “十二五”時期電子信息產業的新突破

“十二五”時期電子信息產業的新突破

2010-12-20
作者: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司長 肖 華

·電子信息產業仍然是發達國家搶占的戰略制高點。噪信息技術創新的集成化、融合化特征更加顯著。

·“十二五”時期,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將實現新突破,獲得新增長。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

  電子信息產業具有產業規模大、技術進步快、產業關聯度強等特征,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更是我國國民經濟重要戰略性產業。

  自2009年下半年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持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走出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已進入平穩增長階段。2010年1~10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7%,高于工業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實現銷售產值50589億元,同比增長25.9%,比2008年同期增長24.7%;出口交貨值29651億元,同比增長28.4%,比2008年同期增長16.0%。

  宏觀環境雖企穩向好,但經濟運行中的不確定因素與問題仍然突出,國際市場依然波動起伏,產業尚未完全恢復至危機前水平。這需要我們進一步認清產業發展趨勢,把握產業發展重點,立足長遠、超前布局,以期獲得持續穩定的較快增長。

  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趨勢的幾點判斷

  (一)電子信息產業仍然是發達國家搶占的戰略制高點

  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推出了新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戰略。美國注重各種智能系統和先進通信技術的發展,如“智慧地球”等,并在出臺的經濟刺激計劃中重點關注醫療電子和光伏、光電子等新興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本政府推出“i-Japan”戰略,韓國政府出臺韓國未來IT戰略,英國提出“數字英國”計劃,均將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的融合應用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在歐盟、日本出臺的電子信息產業相關發展戰略中,還特別將物聯網在傳統工業中的應用作為未來發展重點。

  (二)信息技術創新的集成化、融合化特征更加顯著

  一是信息技術越來越表現為技術群的協同發展,例如以集成電路、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群帶來了通信產業的革命,并已滲透到各個學科和領域。

  二是技術的綜合集成與交叉融合增大了技術研發難度,需要技術、人才、資金等創新要素的集中投入,企業研發投入大,形成專利多,少數大企業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形成標準或體系結盟,對后進入企業形成壁壘,進而主導產業發展。例如英特爾每年研發投入超過50億美元,有上千名技術人員專職開發CPU技術,通過巨額投資和持續技術進步不斷提升產業競爭的門檻。

  (三)商業模式創新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一是IT技術產品服務化。例如云計算將成為未來信息產業服務最重要的商業模式之一,三種模式已初顯端倪: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軟件即服務(SaaS)和平臺即服務(PaaS)。未來的云計算中心將會類似于自來水公司和電力公司的概念,使用戶能夠以較低廉的費用,隨時隨地按需使用其資源,而不需要購買或擁有復雜的軟硬件系統。

  二是重構產業鏈體系。這種基于終端、網絡、軟件、內容、服務的整合能力日益成為搶占產業發展主導權的關鍵。美國的蘋果公司就是這一模式創新的先鋒,成功地構建了基于iPod的個人通信和娛樂產業鏈,通過銷售iPod終端及內容產品獲得的收入已占其公司總銷售收入的30%以上。

  (四)跨國公司兼并重組步伐加快

  自2009年以來,世界各大IT企業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紛紛通過并購重組戰略整合優勢資源,開拓新興市場,實施產品多元化發展策略,從而提升行業地位和自身的競爭力。例如IBM通過戰略投資開拓新興國家市場,高度關注云計算領域,同時收購有助其軟件業務增長的知名公司;英特爾成立新的能源系統集團,鎖定智能建筑、智能電網等新業務;甲骨文收購服務器巨頭SUN,將業務范圍拓展至硬件領域。

  在未來5年內,隨著世界經濟的逐步恢復,這種發展態勢仍會繼續,各大跨國IT企業將繼續利用其已有資源積極開展并購,拓展業務領域和市場空間。

  (五)綠色IT將成為產業未來發展重點

  目前,各國政府紛紛推出綠色IT戰略及未來發展規劃。日本政府在“數字日本創新計劃”中提出要開發和實施無所不在的綠色ICT,加速推動低碳革命;韓國政府在“綠色IT國家戰略”中提出加大研發投入以實現低碳工作環境;歐盟也制定出各種運用ICT實現節能減排的政策框架。

  此外,受政府政策激勵和引導,世界各主要IT公司都在積極設計和改進綠色IT技術。例如:IBM宣布其“綠色創新工程”進入第二階段,在全球推出模塊化、高能效的數據中心設計,能夠削減多達50%的能源消耗;惠普持續研究動態智能散熱等各層面的節能技術;英特爾新增加了對綠色IT新技術的投資,以加速能源利用率及性能的提升。

  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重點的思考   

  (一)光伏產業

  光伏產業已成為當前全球發展最為迅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2000~2007年全球光伏系統安裝量年均復合增長速度高達44.2%,2008年~2009年的復合增長率高達54.1%。2009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組件安裝量達到7.2GW,同比增長15%,預計2010年全球安裝量可達15GW。據預測,到2050年,太陽能光伏占全球能源的比重將達到25%,它也是繼IC和平板兩大過千億美元規模領域后的又一過千億美元規模的領域。

  我國光伏產業快速成長,2000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產量僅為3MW,到2007年年底達到1088MW,超過歐洲(1062.8MW)和日本(920MW),躍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產量已達到4382MW。目前,中國光伏產業已基本掌握多晶硅及太陽能電池的關鍵工藝技術,多數裝備實現國產化,形成了包括高純硅生產、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制造、光伏系統安裝和相關配套產業在內的較完整太陽能光伏產業鏈。

  在目前,我國光伏產業也存在幾大問題尚需解決:一是產業投資熱度持續高漲,二是關鍵技術裝備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三是應用政策體系不完善,四是國際市場遏制加劇。

  針對于此,我們可以做出以下應對措施:一要加強產業統籌引導,堅決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二要加快啟動國內市場,鞏固擴大國外市場;三要推動光伏行業組織建設,增強行業合作與自律;四要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五要完善標準體系,推動產品認證、監測制度建設。

 (二)平板顯示產業

  平板顯示技術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迅速發展,目前已日益成熟并被廣泛應用,2009年全球平板顯示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在國務院頒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明確指出“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顯示”為重點領域,“開發有機發光顯示、場致發射顯示、激光顯示等各種平板和投影顯示技術,建立平板顯示材料與器件產業鏈”為優先主題。

  我國是平板顯示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也是其重要消費地。2010年1~6月,我國共生產彩電5299.1萬臺,其中平板電視占比在70%以上,產量同比增長40.7%;同期消費彩電1949萬臺,平板電視占總消費量的85%。目前,我國已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四大平板顯示產業聚集區域,形成了包括液晶顯示產業、等離子顯示產業、有機電致發光顯示產業,及玻璃基板、貼膜、鍍膜、切割、清洗等配套產業在內的較完整產業鏈。

  從目前來看,有四大問題制約了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一是產業總體規模相對弱??;二是缺乏核心技術;三是原材料、元器件和專用生產設備等本地化配套能力不足;四是在投融資政策和稅收政策方面需要更多扶持。

  針對于此,我們可以做出以下應對措施:一要加強項目管理,推動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二要支持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三要推動資源整合,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四要加強國際合作,提升外資利用水平;五要優化政策環境,在投融資和稅收環節予以更多優惠。

  (三)LED產業       

  LED即發光二極管,是全球最具發展前景的高技術產業之一。其技術含量高,產業鏈長,產業帶動能力強,目前已將產品應用從電子信息領域擴展到照明領域。2009年,全球LED產品(不包括應用產品)的銷售額約為118億美元,近10年來全球LED產業規模年均增速達20%以上。

  近年來,我國LED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年均增速在30%左右,2009年銷售收入達827億元(含LED產品應用),預計2010年銷售收入將超過1000億元。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也有了顯著提高,上游芯片制造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中游器件封裝能力接近國際水平,下游產品開始進入中大尺寸液晶屏背光源、汽車燈、商業照明等中高端應用領域。目前,國內共有LED企業3000多家,其中上游企業50多家,中游企業超過1000家,下游企業約有2000家,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同時,國內龍頭企業不斷追加投資,努力進行技術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LED產業也面臨一些問題:一是關鍵裝備和材料基本依靠進口,二是產品多集中于低端領域展開價格競爭,三是產業投資近期出現過熱趨勢,四是LED標準體系和檢測體系尚不能滿足產業發展及應用的需求。

  針對于此,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應對措施:一要加強頂層設計,盡快制定產業專項發展規劃;二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三要加強標準、知識產權和檢測體系的建設工作;四要盡快建立聯盟性質的行業協會聯合會,解決產業發展共性問題;五要推進產品的多領域、多樣化應用,尤其是在民用普通照明領域。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矢志不渝,為電子信息產業實現新突破、獲得新增長而共同努力!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亚洲五月综合 | 免费看一级片 | 99中文字幕在线 |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欧美 |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久久影院秋霞理论 | 97国产精品国产品国语字幕 | 日本在线黄色网址 | 免费观看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午夜三级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在线观穿线视频 | 一级成人黄色片 | 18在线观看免费入口 | 欧美双茎同入视频在线观看 | 成年人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成品片a免费入口 |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 日韩黄色网 | 看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怂 | 国产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啊v | 一个人晚上在线观看的免费视频 | 成人激情视频 | 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 www.深夜福利|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第一页不卡 | 激情插插|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 天天摸天天干 | 亚洲黄色免费观看 | www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1av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网页大全 | 黄色小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妇欲欢公爽公妇高h欲 | 波多野结衣在线视频播放 | 午夜视频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