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AMD慶祝賽靈思成立40周年 40 年前,賽靈思(Xilinx)推出了一種革命性的設備,讓工程師可以在辦公桌上使用邏輯編程。 賽靈思開發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使工程師能夠將具有自定義邏輯的比特流下載到臺式編程器中立即運行,而無需等待數周才能從晶圓廠返回芯片。如果出現錯誤或問題,設備可以在那里重新編程。 最新資訊 一種電纜終端頭紅外識別算法的FPGA實現研究 針對在電站巡檢中電纜終端頭識別準確率低、實時性差等問題,設計一種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優化反向傳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經網絡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紅外識別系統。紅外識別算法實現包括使用改進區域生長算法對紅外圖像進行分割,隨后計算Hu不變矩作為神經網絡輸入特征。對于PSO-BP神經網絡,選擇7-10-1的網絡結構,訓練后均方誤差為0.085,優于BP神經網絡的0.136。在FPGA上實現時,采用定點數據量化、流水線結構及并行計算方法,同時對Sigmoid激活函數應用二次方程多段擬合。最終經過仿真驗證,該系統識別率達到了92%并且算法速度提高了約6倍。 發表于:7/24/2025 基于組件復用的可重構I²C總線讀寫控制電路設計 現代軟件無線電架構中通常為了滿足軟件實時性而采用FPGA作預處理功能,但隨著軟件無線電系統不斷朝綜合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如何應對各類復雜使用場景給系統設計者帶來越來越多的挑戰。面對不斷激增的需求,FPGA設計中經常暴露出可移植性差、平臺依賴性強、程序對開發人員的依賴度高、系統集成與整合度難度大等問題。選取電子裝備中常用的I²C總線控制部分,借鑒軟件工程中“高內聚、低耦合”的模塊化設計思想,提出一種總線控制電路的優化策略,即基于組件復用的方法設計了一種可重構I²C總線讀寫控制電路。該電路具備按需配置波特率功能,同時具有可選的APB接口以及中斷功能,提供讀/寫數據位寬分別為1 B/2 B/4 B系列控制組件,并通過配置系列組件的方式重構讀/寫數據位寬。該電路具有實際的工程價值且已成功應用于不同項目以及TPAFEA008、ADT75和LTC2991等常用器件上。 發表于:7/24/2025 英飛凌推出XENSIV? 3D磁傳感器,為汽車、工業和消費類應用帶來高精度位置檢測功能 【2025年7月22日, 德國慕尼黑訊】憑借在磁位置傳感器領域的深厚積累,全球功率系統和物聯網領域的半導體領導者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碼:IFX / OTCQX代碼:IFNNY)推出了第三代XENSIV? 3D磁性霍爾效應傳感器。新一代產品共包含三個系列:TLE493D-W3B6-Bx、TLE493D-P3B6和TLE493D-P3I8 發表于:7/22/2025 基于FPGA的音頻Sigma-Delta調制器設計與實現 隨著數字音源的普及,數模轉換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DAC)成為音頻設備中不可或缺的元件,其精度往往決定著整個系統的信號保真度。基于此,利用噪聲整形技術對用于高精度音頻DAC的Sigma-Delta調制器進行設計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實現。通過搭建測試系統,測試結果表明,所設計的Sigma-Delta調制器在輸入信號為1 411.2 kHz采樣頻率、1 kHz頻率、0 dBFS(Full Scale)幅度的正弦信號條件下,其輸出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可達107.4 dB;當輸入信號頻率在音頻頻帶內時(輸入信號幅度為0 dBFS),其輸出SNR穩定保持在104 dB以上;并可用于WAV音樂播放器中。 發表于:6/19/2025 如何在LTspice中添加電壓控制開關 摘要 本文詳細介紹了在LTspice®原理圖中添加電壓控制開關的步驟。文中列舉了幾個示例,著重說明了電壓控制開關在瞬態仿真中的使用。 發表于:6/15/2025 從發明到 AI 加速:慶祝 FPGA 創新 40 周年 今年是首款商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 FPGA )誕生 40 周年,其帶來了可重編程硬件的概念。通過打造“與軟件一樣靈活的硬件”,FPGA 可重編程邏輯改變了半導體設計的面貌。這是開發人員第一次能在設計芯片時,如果規格或需求在中途、甚至在制造完成后發生變化,他們可以重新定義芯片功能以執行不同的任務。 發表于:6/4/2025 AMD慶祝賽靈思成立40周年 40 年前,賽靈思(Xilinx)推出了一種革命性的設備,讓工程師可以在辦公桌上使用邏輯編程。 賽靈思開發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使工程師能夠將具有自定義邏輯的比特流下載到臺式編程器中立即運行,而無需等待數周才能從晶圓廠返回芯片。如果出現錯誤或問題,設備可以在那里重新編程。 發表于:6/4/2025 開啟工業4.0:集成EtherCAT和萊迪思FPGA實現高級自動化 隨著工業領域向實現工業4.0的目標不斷邁進,市場對具備彈性連接、低功耗、高性能和強大安全性的系統需求與日俱增。 然而,實施數字化轉型并非總是一帆風順。企業必須在現有環境中集成這些先進系統,同時應對軟件孤島、互聯網時代前的老舊設備以及根深蒂固的工作流程等挑戰。它們需要能夠在這些限制條件下有針對性地應用高性能軟硬件的解決方案。 發表于:5/23/2025 基于FPGA的多通道橇載數據采集存儲系統設計 針對火箭橇試驗極端環境下數據測量難、精確度不高等問題,設計了一種基于FPGA的多通道、高精度數據采集存儲系統。該系統能夠對傳感器輸出的模擬信號進行調理,以FPGA作為主控芯片,控制兩片AD7606芯片對12個通道進行同步采集,將采集的數據進行實時處理并存儲至Flash芯片。PC端的上位機可以對存儲至Flash的數據進行回讀,并將數據解析繪圖。并通過灌封工藝使系統具有抗高沖擊、高過載的特性。經試驗表明,該系統實現了12路通道的實時同步采集,測量結果非線性誤差不大于1%,能夠滿足火箭橇試驗環境下數據采集與存儲的可靠性要求。 發表于:5/15/2025 基于芯粒的Flash FPGA驅動測試技術 針對基于芯粒的Flash FPGA驅動覆蓋率測試,利用Flash FPGA的系統控制寄存器與邊界掃描寄存器模塊,配置FPGA不同的驅動模式,并通過傳統的單芯片Flash單元配置進行對比驗證。實驗結果表明,基于芯粒的Flash FPGA控制寄存器配置的驅動性能與傳統的單芯片Flash單元配置一致,測試時間縮短到1/3。 發表于:5/14/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