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互聯網應走深向實,助力數字經濟發展
作為直接服務工業的數字經濟新賽道,工業互聯網已經應用到原材料、裝備制造等37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應用場景正在由銷售、物流等外圍環節向研發、生產控制、檢測等內部環節延伸。
-
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應由重應用向重基礎延伸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已取得重大進展,網絡連接能力不斷提升,平臺賦能效應不斷增強,安全防護體系不斷完善。總體而言,我國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條件下建立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新型工業體系方面,已經與美日歐處于同一起跑線,為換道超車提供了寶貴機遇。然而,也需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整體水平還不高,產業整合度不夠,資源投入力度不足,信息技術和工業技術融合還不夠深入,為支撐我國工業體系新舊動能轉換還需要集中力量對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進行體系化培育。
-
中國工業互聯網的三大短板
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缺乏三種核心能力,在關鍵領域缺乏國內解決方案。這包括:1,傳感器:中國須進口將近80%的先進傳感器和多達90%的芯片,才能滿足國內需求。2,設備連接:2019年,進口了95%的高質量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和通用通信協議(CIP)。不同的外國公司的產品不兼容也是一個問題。3,軟件即服務(SaaS):高端領域在中國使用的90%以上的工業軟件都是國外來源的。 SAP,Microsoft和Salesforce等公司主導著中國市場。
-
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人才發展情況分析
隨著十四五的敲定,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勢不可擋。但隨著發展的深入,人才匱乏的問題一度涌現。目前,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人才培養缺乏教材和課程等資源,且人才分類培養體系尚未形成;如何讓人才不再成為發展工業互聯網的阻礙是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
中國城市工業互聯網發展指數報告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是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新工業革命的關鍵基礎設施,日益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石,對未來工業發展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影響。2021年伊始,工信部就印發重磅文件《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信部信管〔2020〕197號),彰顯工業互聯網新基建的重要意義。
-
中國工業互聯網邁入快速成長期
具有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已超70個,廣泛應用到30多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連接工業設備數量達4000萬臺套……翻開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成績單,網絡支撐能力顯著提升、融合應用加速縱深拓展、產業帶動效應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