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11年景氣明顯開高走低,但臺系模擬IC設計業者2011年營運表現低于市場平均值的成績單,反應在各家公司股價表現及本益比評價上頭,自是江河日下。雖然至今臺系類比IC供應商仍不承認德儀(TI)12吋廠的威力,但2011年國內外類比IC供應商設計完成案(Design-in)仍多,但設計成功案(Design-win)比率卻創新低的情形,顯示德儀采取的削價動作確實已重挫許多類比IC供應商的業績成長性。
臺系二線類比IC供應商表示,雖然德儀利用12吋晶圓廠生產類比IC并沒有直接打到臺廠,但從終端市場供需的角度來看,2011年需求面本來就偏弱,加上供給面畢竟因德儀的12吋廠,及臺系類比IC設計業者開始擠進8吋廠而增加不少,在供過于求的壓力下,自然會造成類比IC平均價格的下滑,明顯不利臺廠2011年營收及獲利成長腳步。
此外,德儀因12吋廠的啟動,必須尋求量大的出海口,以維持晶圓廠內部的高產能利用率與經濟規模效益,重點鎖定臺灣主機板、NB、繪圖卡、TFT面板及數位相機等全球市占率偏高的產業鏈,不斷積極搶奪訂單的策略,在2011年已直接擊沉不少臺系小型及二線類比IC供應商,而在2012年產業景氣看淡之際,德儀不僅不可能改變策略,!反而有可能更加兇猛,臺系一線類比IC供應商也可能會出現泥菩薩過江的感嘆。
國外一線類比IC大廠表示,其實2011年在客戶端的Design-in案件仍然很多,但Design-win比率卻創下歷年來新低,原因就是德儀總是從中作梗,直接利用差價策略搶走訂單,這讓公司僅能守穩量小價穩的利基類比IC市場,至于量大價差的一般型類比IC市場已碰都不敢碰,怕直的進去、橫的出來。
產業界人士也指出,德儀的策略殺傷力非常驚人,因為德儀本來就有牌子老、品質好的優勢,加上現階?S新添價格好、產能足、交期快的口號,因此只要是德儀相中的類比IC應用市場,其他國內外類比IC供應商本來就很難討好,而臺廠從2010年底至今類比IC價格頻頻下調,希望能避開一些市占率流失后果,但成效在2011年下半旺季不旺后,反而造成更大的損失。
由于2012年德儀12吋晶圓廠仍在,加上其在需求量能較大的類比IC市場已擺明不可能退出,反而力求上進后,臺系類比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