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6px; text-indent: 26px; color: rgb(0, 0, 0); text-decoration: none; border-bottom-color: rgb(7, 129, 199);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style: dotted; " target="_blank" title="SDN的最新文章">SDN在去年的網絡市場掀起一陣變革式的風潮,2013年新年伊始,就有更多關于SDN的消息迎面而來。
據市場研究公司IDC預測,2016年SDN市場規模將達到37億美元。去年,網絡廠商思科、Juniper、惠普、Brocade和Arista都推出了以各種方式打入SDN市場的計劃,以幫助客戶從依賴專有性質的物理基礎設施的網絡過渡到更靈活的、虛擬化的網絡架構。阿爾卡特朗訊最近披露將投資一家以云SDN為重點的創業企業。這家創業企業創建只有一年時間。
SDN策略的進展與落實
作為網絡市場最重要的玩家,思科的一舉一動都被看作對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去年,該公司宣布了Cisco ONE可編程網絡方案,從而解開了其SDN策略的懸念。該方案包含的OnePK API將可編程性引入到思科路由器和交換機。未來幾周,思科SDN戰略的內容將會更加清晰的呈現出來,因為思科正準備開放其網絡接口API。可以預見,在中國春節這段時間,SDN市場不會平靜。
“我們剛剛起步,你們會在下個月看到我們發布API的路線圖,”思科負責研發和銷售的總裁Rob Lloyd說。Lloyd補充說,思科希望能夠在下半年公開討論OnePK的用例。
之前,思科宣布計劃在其三個戰略性操作系統中推出OnePK,這三個系統包括IOS、IOS XR和NX OS。除了將OnePK全面引入其操作系統外,思科還一直在開發可編程OnePK環境的編排功能,并在2012年進行了一些收購來支持這方面的工作。OnePK通過在思科的三大戰略操作系統,提供統一的接口來幫助加快網絡運營。這樣一來,服務部署將變得更加靈活和敏捷,而計算、網絡和存儲資源將變得更容易獲得和更兼容。
據悉,OnePK API對于希望對網絡進行編程控制的客戶來說可能是相當簡單的。而思科在幕后則嘗試讓OnePK本身也變得簡單化一些。除了SDN以外,OnePK還是思科邁向一個統一IT平臺的第一步,該統一平臺的目標是融合、簡化數據中心和企業網絡的各種不同資源。該平臺將會花費五年時間來實現,思科保證該平臺將會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會在所有不同合作伙伴(包括渠道合作伙伴)的幫助下來開發。
思科的ONE方案正在清晰的過程中,Juniper在最近的發布同樣把其SDN計劃向實施靠近了一步。如果說Juniper在去年年底收購SDN控制器創業企業Contrail Systems,是對SDN方向肯定的話,那么方向清晰卻是在今年一月份的計劃發布時候。一月中旬,Juniper發布的計劃包括6項原則。Juniper稱,這些原則將解決網絡行業未來兩年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這6項原則是:
1. 把網絡軟件分為管理、服務、控制和轉發等四個部分,以便優化網絡中的每一個部分。
2. 把管理、服務和控制軟件等方面集中起來,以便簡化網絡設計和降低運營成本。
3. 使用云進行升級和部署,實現基于使用的定價。
4. 創建一個平臺,從而實現網絡應用、服務和集成整合到一個管理系統。
5. 對包括OpenFlow在內的協議進行標準化,實現不同廠商產品的互操作和不同的技術支持。
6. 把SDN原則應用到所有的網絡和網絡服務中,包括安全、數據中心和企業園區網絡以及服務提供商的移動和有線網絡等。
除了這6個原則之外,Juniper還簡要介紹了客戶今年部署SDN可以采取的4個步驟。這些步驟包括:使所有的網絡設備具有主網絡管理、分析和配置能力,以便全面觀察網絡運營的內部情況;通過提取服務軟件來創建網絡和安全服務虛擬機,并且把虛擬機放在x86服務器中;使用一個集中控制器,從而把服務通過軟件中連接起來,或者提供根據業務需求來連接跨設備服務的能力;為高性能SDN優化硬件。
一些分析師表示,在SDN的應用上,Juniper的戰略與行業中其他公司是一致的,與市場狀況和客戶需求也是一致的。
具體來看,Juniper控制器將以其最近宣布出貨的JunosV App引擎和最近收購的Contrail技術為基礎。JunosV App引擎旨在允許用戶迅速開展新的服務和應用。它包括一個Linux操作系統和一個KVM管理程序。這個KVM管理程序配置一些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可以連接到在x86服務器上運行的Juniper和第三方的應用程序。
Juniper軟件解決方案部門執行副總裁Bob Muglia稱,Juniper現在把開源軟件看作是控制器與控制器之間,以及控制器與交換機之間的一種有益的接口技術,而不是核心的控制能力。
Muglia說,這個控制器包括軟件服務串聯功能。Juniper的MX系列路由器和SRX系列安全網關硬件將為軟件服務串聯功能進行優化,此外,Juniper的QFabric數據中心和EX系列園區交換機也將這樣做。
Juniper的整個戰略與該行業的發展方向是一致的,其差異化因素是新的軟件許可證模式,這個模式稱為“Juniper Software Advantage”。該模式以企業軟件許可證模式為基礎,允許在Juniper設備和行業標準x86服務器之間轉移軟件許可證,以便保護用戶的投資。
SDN猜想1:網絡操作系統是否重生?
SDN的崛起是否會帶來網絡操作系統(NOS)的回歸?SDN網絡操作系統會有市場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對SDN標準的發展,以及利用SDN功能的應用程序開發將起到關鍵作用。
SDN行業對于這個問題存在分歧。很多SDN支持者和供應商,包括開放網絡基金會、Big Switch、ADARA和Vyatta(Brocade),都認為網絡操作系統是SDN架構的關鍵組成部分。其他領先的網絡和IT供應商(例如思科和VMware)則不這么認為,他們表示其SDN和網絡虛擬化產品并沒有獨特的網絡操作系統。
從IT歷史的角度來看,NOS普及的初期是在20世紀90年代,當時Novell的Netware、Banyan的VINES和微軟的LAN Manager在爭奪市場的領導地位。這些NOS運行在標準服務器上,并使PC結合本地區域網絡(以太網)變成運行客戶端/服務器應用程序(例如,電子郵件、文件共享、目錄、安全、數據庫和網絡管理)的分布式系統。
現在的NOS一般被描述為給SDN應用程序提供平臺的軟件(中間件)層,它提供傳輸層的抽象化和網絡虛擬化服務,提供北向API的最新文章">北向API,使應用程序和編排系統能夠根據編程網絡和請求服務。SDN NOS是大多數SDN架構圖中控制層的代名詞。
SDN NOS的經典定義是運行在標準服務器硬件(例如x86)上的軟件,并為SDN應用程序提供API。目前NOS的例子包括增強功能的OpenFlow(例如來自Big Switch、NEC、IBM、HP等)以及來自初創公司的軟件(例如來自ADARA、LineRate、Midokura和Brocade/Vyatta)。
前文提到的思科的IOS/ONE以及瞻博網絡的JUNOS都可以被認為是NOS,但仍依賴于底層網絡基礎設施。SDN市場仍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在功能方面,這些SDN NOS產品存在很大差異。思科和VMware都表示,不存在SDN網絡操作系統。
關鍵的問題是是否會出現SDN NOS的獨立的市場,或者說SDN NOS的功能是否會被納入SDN控制層,從而來綁定特定云計算或網絡硬件架構。這個問題將會影響SDN標準(例如北向API)的出現以及獨立軟件開發商開發SDN應用程序的能力。最終,市場將會決定各種SDN NOS技術的好壞,以及SDN NOS市場是否會作為整個網絡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SDN架構有兩種不同的網絡API:北向的和南向的。已經開始形成標準并在產品中有形成應用的OpenFlow是南向的API。北向API是為企業提供服務或者應用。每個應用都會為網絡設備形成流量表視圖,然后向控制器發出分發網絡設備的請求。也就是說北向API與應用的關系更為密切。雖然現在的SDN更多的集中在2/3層網絡虛擬化,但Forster預計,在2013年將迎來更多供應商集中于4-7層網絡和服務,例如防火墻、應用程序交付控制器和多租戶環境監測。曾經有人把SDN的北向API和蘋果的應用商店類比,其本身也確有相似之處。比如:與用戶直接相關,不同應用需要不同的軟件支持,可能存在的數量眾多。
目前,從服務到控制器的北向API目前尚未有定義。有業界專家認為主要是有三個原因。首先,由于實用案例還不夠多,不足以激勵大廠商進行投資。其次,目前市面上只有為數不多的控制器存在,它們尚未證明自己是可用于生產網絡的健壯平臺。第三,不同的應用可能需要不同的控制器API。例如防火墻應用可能需要高性能、低延遲的數據交換,而監控應用則可能只需要在流量通過時讀取一下而已。
再從蘋果的產業鏈發展來看,顯然,應用商店已經成為用戶購買的重要原因,甚至有人把其比作是蘋果產品的靈魂所在。北向API的繁榮對整個SDN的實質性向前推進也具有重要作用。因為,用戶在應用上的急切程度可以在北向API上得到更直接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