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當企業從大型機環境轉移到UNIX模型時,管理員不得不改變他們對網絡內功能和硬件的看法。而現在隨著企業過渡到SDN,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Tallac Networks公司總裁Bill Johson表示:“當你轉移到SDN環境時,你需要根本性地轉變對網絡和設備的看法。”
在宏觀層面上,SDN使企業可以分別購買硬件及其支持的軟件,并讓企業根據其需求從零開始架構網絡。但過渡到SDN還會帶來其他方面的影響:
SDN對配置和部署的影響
企業可能會注意到的SDN漣漪效應之一是配置。Johnson解釋說:“你可以配置新應用程序或新功能到網絡中,而不需要在設備內進行軟件升級。” 這是因為SDN將控制平面從數據平面分離出來,這將會改變管理員處理基礎設施內不同層面任務的方式。
“你基本上可以通過改變控制器本身來部署新應用程序、新功能或新服務,”Johnson表示,這改變了管理員傳統上處理配置的方式。
配置中的其他變化包括一些根本不可能出現在硬件網絡架構內的新功能。Brocade公司軟件網絡事業部副總裁兼總經理Kelly Herrell表示:“SDN以軟件為中心的模式第一次真正地實現了精簡配置。”
即使網絡沒有總是以峰值容量運行,傳統基礎設施要求硬件規模必須能夠適應峰值容量。這種方法導致硬件的浪費。而通過軟件定義的方法,“你可以根據需要來進行配置,”這可能需要管理員更頻繁地調整網絡來密切配合企業的需求。
SDN、系統管理員和IT工作流程
SDN對配置的影響不僅僅是關于如何工作,而且還改變了誰來工作。Catbird公司首席技術官Randal Asay表示,在SDN時代,IT領域的一些操作職位有所改變。從傳統來看,與網絡相關的技術任務(例如控制服務質量和優化流量)是由網絡管理員完成。
“而在軟件定義網絡,不再是由網絡管理員進行,因為你能夠在控制平面做出這些變更,”Asay解釋說,“你可以使所有系統管理員具備這些職能和能力。”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參與到網絡變更中。
隨著越來越多的IT人員能夠對網絡進行更改,企業完全有必要調整傳統的工作流程。企業將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來部署配置修改或者部署新功能,以跟上SDN的步伐。
“在軟件定義網絡,我們不再需要三到四個人來完成工作,”Asay表示,但僅僅因為特定職能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員并不意味著企業的其它部分不需要進行評估、審批和部署變更。企業仍然需要審批和溝通過程,以確保IT部門的所有人都在同一戰線。
SDN將如何改變采購和資產管理
軟件定義網絡也改變了企業的資產管理,無論是從采購的角度還是從設備生命周期角度。部署SDN基礎設施的企業花更多時間來管理許可證和基于使用的成本模式,而花更少的時間來購買或出售硬件。
這種硬件采購模式最終會轉變為更多的運營成本,”Herrell表示,資本支出(以及隨之而來的折舊計劃等)正在逐步淘汰,服務和許可費將取代它們。管理員現在越來越多地開始處理使用模式的預算,這需要根據企業的需求變化而有所波動。
在SDN環境,采購模式完全不同了,管理員可能需要改變他們對所購買的硬件及其用途的看法。
“當你完全進入SDN模式,你真的只需要購買一種類型的硬件,”Asay認為,企業更傾向于購買更普通的系統硬件,他們希望更好地利用虛擬軟件,而不是鎖定在物理架構中。
與傳統基礎設施相比,在SDN環境中,對所有硬件的追蹤都更加精簡。過去,企業會花很多錢在數據中心的硬件上,然后逐漸忘記有些什么硬件以及硬件是如何被使用的。
“人們經常忘記他們有什么,并且不知道供應商在對什么收費,”Asay表示,但在SDN世界,一切都是可見的。資產管理變得越來越清晰,但管理員需要將這些資產從物理領域移出,并進入到軟件領域。
SDN對網絡事業的影響:DevOps的價值開始顯現
很多IT領域的人員都很關心SDN將如何改變他們的職業生涯。Herrell指出,上升到企業領導層的人通常是具有開發運營背景的,而不是傳統的CLI網絡管理員。DevOps網絡專業人士能夠更好地處理新的可編程網絡。
“這并不是說你不需要懂網絡,當你進入軟件世界時,你會發現一個抽象層,”他表示,能夠超越CLI的專業人士(畢竟任何你可以通過CLI完成的工作實際上也可以通過REST API進行)可能會在SDN環境發現更多機會。
Johnson表示,既定的IT專業人士可能會通過他們已有的經驗來看待SDN,并對未來的發展持懷疑態度。“他們想知道他們將如何運營在過去20年中管理所有設備所學的知識,以及他們如何將這些經驗帶入到SDN環境。”
管理員將會看到他們在操縱網絡方面的工作的改變,但Johnson認為SDN最終將會推動創新發展,現在IT人員完全可以根據需要來架構網絡,這確實改變了他們部署網絡的方式。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