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sil是一家為廣大工程師所熟識的半導體公司,尤其是在近兩年半導體產業市場不景氣時期,Intersil通過大膽的收購策略急劇擴張、搶占市場份額的作為更是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強烈關注。本刊記者有幸于IIC China 2010春季展期間采訪了Intersil全球市場總監Scott Lewis和中國地區總經理陳宇先生。
據Scott先生介紹,從過去5年的業績來看,Intersil的年均增長率達到7%,而模擬半導體公司的平均增長率為5%,Intersil的成長速度超出同類廠商,從而搶占了更多的市場份額。由于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Intersil在2009年的運營收入是6.11億美元,比2008年的7億美元略有減少。然而在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以及過去兩年間一系列的成功收購使得Intersil的產品線更加寬廣,銷售、工程和設計團隊更加強大,因此對于2012年實現10億美元的營業目標可謂自信滿滿。
戰略收購
戰略收購是Intersil實現業務增長的主要途徑之一。Scott先生表示,在整個金融危機的經濟環境下,很多待收購公司的價格比價值低很多,這對Intersil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Intersil通過收購獲得了新的產品和技術、新的市場和客戶,以及富有才干的員工。通過一系列的戰略收購,Intersil的增長基礎變得更加堅實。但是如此頻繁的收購行動是否給Intersil的運營帶來了潛在的隱患呢?對于這一點,Scott解釋:“我們能夠很好地處理收購之后的融合工作,這要歸功于我們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團隊負責該事務,并且建立了一套很符合實際的精細化流程。這些措施都確保了收購的成功完成。”
“對于收購之后的整合,我們會盡量保留被收購公司的核心技術和產品線,提供給他們需要的資源和技術,從而提高其核心技術競爭力。”陳宇先生補充道。對于Intersil繼磐大微電子之后的中國地區收購工作,陳宇先生表示Intersil會繼續尋找機會,加大在中國地區的投入。
輕資產
Intersil是輕資產(Asset-lite)戰略的先行者,即一部分自己生產,一部分拿出去代工。Scott分析:“建設晶圓廠需要大量投資,而且當產品對工藝的需求變化時,還要面臨工藝過時、缺乏競爭力的風險。輕資產戰略不僅節約了大量固定資產投資成本,同時我們能根據應用要求選擇合適的工藝,充分利用最好的晶圓廠和測試廠,從而獲得最佳的性價比。所以,輕資產和制造外包已經成為半導體公司的潮流。對于一些出貨量大的產品,Intersil還備有第二家代工廠,保證了足夠的產能。當市場需求突然增加時,Intersil能夠迅速增加產能,把握稍縱即逝的市場機會和訂單。當然,對于一些高可靠性的產品(例如用于航天、軍工的產品),我們選擇利用自己的晶圓廠和工藝制造,這部分產品大概占20%~30%。”業務均衡
為了在多元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Intersil秉行業務均衡策略。大體來講,Intersil的客戶主要分布在計算、工業、通信和消費四個領域。其中計算領域比重最大,同時也是Intersil的技術優勢所在。為了避免某個業務領域因市場不景氣導致收入下滑從而影響其他業務領域的情況,Intersil決意調整該四個業務領域的份額,即提高工業、通信領域的比例,降低計算和消費領域的比例。但這并不意味著計算和消費領域業務的降低,而是四個領域同時增長,區別僅在于增長速度上。Intersil預計的理想狀況是至2011年底實現四個業務領域比例幾乎相等的目標。
Intersil一系列的計劃策略促成了該公司的平穩成長,相信同樣能助其實現2012年10億美元的營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