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界動態 > 2011年推進我國智能化發展的思考

2011年推進我國智能化發展的思考

2015-06-10
作者:龔炳錚
來源: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六所

       [摘要]本文分析了智能化的含義、分類、重大意義、技術框架發展戰略目標、任務,提出了評價模型、指標及加快智能化發展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智能化   含義、分類、意義、技術框架、發展戰略  目標任務 評價模型 指標  措施  建議
  1、智能化的涵義與分類
  1.1智能化的涵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智能原義為智慧和能力,是指人的智慧和行動的能力,智慧是辯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根據《辭海》智力通常叫“智慧”,指人認識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智慧猶言才智、智謀,是對事物能認識、辯析、判斷處理和發明創造的能力。
  智能是知識與智力的總和。其中知識是一切智能行為的基礎,而智力是獲取知識并運用知識求解問題的能力,是頭腦中思維活動的具體體現。一般認為,智能是指個體對客觀事物進行合理分析,判斷及有目的地行動和有效地處理周圍環境事宜的綜合能力。
  智能是采用人工智能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獲得具有擬人智能的特性或功能,例如自適應、自學習、自校正、自協調、自組織、自診斷、自修復等。智能化是指為使對象具備靈敏準確的感知功能、正確的思維與判斷功能以及行之有效的執行功能而進行的工作和活動。
  什么是“智能化”?目前尚缺乏明確、科學、公認的定義。
  筆者認為,智能化就是利用智能科學的理論、技術、方法和工具,通過智能感知、云計算、物聯網、信息處理、數據挖掘、專家系統等手段,使對象實現智能控制、管理、決策、調度指揮及特定目標的過程,是人工智能科學技術在社會生活各領域廣泛應用的過程。智能化也可以理解為利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工具來代替人的一部分腦力勞動,具有運用知識進行推理、學習、聯想解決社會各領域、行業、地區、企事業單位各種問題的過程:微觀推進企業、社區、家庭信息化向智能化發展;中觀推進政府、城市、行業信息化向智能化發展;宏觀推動社會經濟信息化向智能化發展,使人類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逐步實現智能化,不斷變革社會組織方式與管理運作方式,提高社會運行效率,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從而構建一個高度文明和諧的智能化社會。
  智能化是社會、經濟信息化的發展方向,智能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智能化社會,而智能社會是信息社會的高級階段。
  對于智能化機器、機器智能的理解:
  (1)智能化使機器的功能更符合人們的理智,使機器的性能具有人工智能,具有執行某些與人的智能有關的復雜功能(如判斷、推理、學習、和問題求解等的能力)。
  (2) 智能化使機器的操作更方便,人-機界面更友好,人們操作越簡便。機器的智能是研究者、設計者智能的反映,是人智能物化的結果。
  (3)智能化是人的智能與機器智能在更高層次上的協調與統一,使人的智能與機器的智能做到分工最合理,二者有機地結合、合作與協調,從而構成更高層次的智能系統。
  1.2智能化的分類
  1.2.1按對象與領域分類
  1.領域智能化
  (1)政務智能化,政府智能化,智能化政府。
  (2)商務智能化,商務智能,智能商務。
  (3)軍務智能化,武器智能化,作戰指揮智能化,軍事智能化。
  (4)醫務智能化,醫院智能化,智能醫療。
  (5)業務智能化,如智能控制、智能管理、智能決策、智能調度指揮。
  2.產業智能化
  (1)工業智能化,智能工業
  工廠智能化,智能化企業,智能化車間;機械設備智能化,智能機械,如智能機器人;產品智能化,智能產品。
  (2)農業智能化,智能農業,智能農場。
  (3)交通智能化,智能交通。
  (4)商業智能化,商業智能,智能商城。
  (5)建筑智能化,智能建筑、智能樓宇。
  3.社會智能化
  (1)城市智能化,智能化城市(智慧城市)。
  (2)社區智能化,智能化社區。
  (3)家庭智能化,智能化家庭,智能家居。
  1.2.2按智能化水平、程度分類
  初級智能化、局部智能化。
  中級智能化、綜合智能化。
  高級智能化、全面高度智能化。
  2、智能化的重要意義
  智能化是覆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全局的重要舉措,是我國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高級階段,是我國進入高度文明的和諧社會的最佳發展途徑。
  2.1、推進信息化與自動化的縱深發展
  目前我國信息化、自動化尚處初級階段,智能化是工業化與信息化發展的方向,是兩化融合的高級階段,實現工業生產優質、高產、低耗的途徑,使產業實現網絡化、協同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有利于改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以外延式擴大再生產為主的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實現增長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統一,是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及信息社會的基礎。
  2.2、有利于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振興經濟、提高國家綜合競爭力
  智能發展是促進經濟增長的有力工具。通過發展智能化技術,催生新興產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智能技術推動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促進了產業結構調整。伴隨著經濟社會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知識經濟的發展,伴隨著智能化在第三產業中的廣泛的利用,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2.3、構建信息化、智能化、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
  社會智能化使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不斷發展,通過智能化技術手段來解決人類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利用智能化技術可建設智能化社區,實現智能醫療、智能教育、智能交通和智能安保等民生工程,從而解決現實生活中出現的看病難、看病貴,上學難,交通堵和治安等問題。智能化技術在城市、社區、醫療、家庭的廣泛應用,可以改善民生,大大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
  3、智能化技術體系框架
  通過智能發展的理論、工具、設備、系統、應用、系統架構、標準規范等多個視角來
  研究,推動國家智能化發展。智能化技術體系框架由感知層、傳輸層、應用層與公共技術四部分組成:
  3.1感知層:數據采集與感知,物聯網相關技術、智能測量、傳感技術、RFID技術。
  3.2傳輸層:互聯網、三網融合技術。
  3.3應用層:智能化應用支撐、服務平臺;中間件、數據挖掘、知識處理與優化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智能管理技術、智能決策技術、各領域智能化應用系統、專家系統分析設計技術;智能城市、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智能企業等各類智能化應用技術解決方案。
  3.4公共技術: 公共技術與技術框架的三層都有關系,它包括智能控制、標識與解析、安全技術、網絡管理和服務質量(QoS)管理。                                    

圖片1.jpg

圖1智能化建設體系框架

  4、發展智能化的戰略與目標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信息化水平低,不僅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與新加坡、韓國、新西蘭及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有差距,大陸與港臺地區也有不小差距,發展信息化、智能化是長期的目標,要迎頭趕上,只能采取分階段跨躍式(蛙跳式)發展戰略,到2050年分三大階段,實現跨躍式發展:
  第一階段2011-2020年,信息化、智能化夯實基礎階段。
  到2020年,信息技術應國民經濟與社會生活主要領域的應用水平與國外中等發展國家的差距從目前十幾年縮短到5-6年,國家信息能力總水平(信息化指數)排序,從目前按IDIcn排名42、IDIITU 排名75,進入全球30名、亞州前5名,我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完成一批城市、社區智能化、產業、企業智能化示范試點工程,開發一批智能化軟硬件產品,并逐步推廣,東部沿海地區開始進入初級信息化社會。
  第二階段2020-2035年,信息化、智能化全面推進階段
  到2035年,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跨躍式提高,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與國外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差距縮短到2-3年,國家信息能力總水平排序進入全球前20名、亞州前3名,我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社會信息化、智能化接近和趕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城市智能化、產業、企業智能化經驗已向中西部地區推廣,產業智能化、城市、鄉鎮智能化取得顯著成效,我國開始全面進入初級信息化社會。
  第三階段2035-2050年,我國信息化、智能化高度發展階段
  到2050年,我國經濟信息化與社會信息化高度發展,總體水平趕上和超過國外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國家信息能力總體水平排序進入全球前10名,我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接近和趕上國外發達國家水平,我國開始進入中高級信息化社會即智能化社會。
  5、近期發展智能化的主要任務
  2020年前,結合社會經濟信息化的發展規劃,確定智能發展的階段目標。智能化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抓智能化應用促智能產業發展,抓智能化試點示范促進智能技術和產品發展。
  5.1、加強智能科學、理論、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
  抓科研促智能技術發展。通過產、學、研、用通力合作,加強智能科學理論(包括人工智能、大成智慧學、復雜系統理論等)研究,組織智能化核心技術開發,攻克一批智能發展的關鍵技術:智能測量、傳感技術、智能控制技術、智能管理技術、智能決策技術、智能化系統分析、設計技術、智能化應用系統仿真技術。結合試點工程需求研發開發以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智能傳感器、智能儀表,智能控制器、智能終端設備,智能化設計系統及軟件、智能自動控制系統及軟件、智能管理系統及軟件、商務智能系統及軟件和人工智能與專家系統及軟件。研究重點應用領域的智能化準體系和智能化系統技術解決方案。確保智能化產業發展自主可控,并具有明顯的國際競爭力。
  5.2、大力培養人才隊伍
  抓教育培訓,促進智能化人才隊伍發展。引進和培養一批掌握智能化技術的領軍人才,通過加強智能化技術培訓、專業教育及應用示范工程實踐,培養一批智能化技術和應用領域的骨干人才,為智能化發展做好人才資源儲備。
  5.3、開展智能化應用示范
  抓試點示范工程,促進智能技術和產品的發展。以相對成熟的智能化應用領域和項目為切入點,通過分期分批有計劃地建設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工廠、智能商店、智能醫療、智能農場、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社區、智能城市等應用示范工程,促進智能技術和軟硬件產品及智能產業的發展,加快推進經濟和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智能化進程。
  5.4、發展智能產業
  抓應用促發展,抓智能化的應用促進智能產業發展。初步形成國家智能產業示范區,形成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并實現一定的產業規模。通過智能化的應用和發展,培育一批智能化技術與產品的龍頭企業,孵化一批具備較強競爭力的智能化技術創新型中小企業;通過發展,最終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化骨干企業和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智能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建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智能產業。
  6、智能化的評價
  6.1智能化程度的評價模型

圖片2.jpg  

圖 2 智能化程度的評價模型

  6.2智能化程度的評價指標
  智能化的評價指標由3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及24個三級指標構成。
  6.2.1智能化環境指標
  (1)網絡設施:寬帶接入率,有線電視入戶率,
  (2)信息化水平:信息技術應用普及率,電子商務普及率。
  (3)領導認知和執行力:領導智能化認知度,有關規劃、政策文件數,年均智能化投入等。
  (4)經濟、產業環境:人均GDP,信息產業增加值,服務業比重%。
  (5)人文環境:網民占職工總數比例,大學生占人口總數比例。
  6.2.2智能化水平指標
  (1)廣度:智能應用普及率:企業智能應用普及率,家庭智能應用普及率。
  (2)深度;  智能功能(自整定、自適應、自學習、自診斷、自修復、自進化等功能)的覆蓋率;智能技術(知識處理、專家系統等)的覆蓋率;智能調度、管理、決策的覆蓋率:如在政府政務的覆蓋率,企事業單位核心業務的覆蓋率等。
  6.2.3智能化效益指標|
  (1)經濟效益:經濟收入增加率,成本降低率,節能減排降低率,投資回報率。
  (2) 社會效益:產業貢獻率,就業增加率,職工、居民滿意度,老百姓幸福指數提升率。
  通過專家采用綜合分析評價法對智能化系統綜合評價,參照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及各權系數,可求得智能化指數。E=∑〔Ii*Wi〕,E表示智能化指數(總評分);Ii表示i個評價指標;
  Wi表示i個指標的權重,∑Wi=1

捕獲.PNG

捕獲.PNG

       7、發展智能化的政策、措施建議

  7.1發揮政府的宏觀指導作用,建立部際協調機制,創造良好的智能發展環境
  充分發揮政府的指導協調作用,建立健全相互協調、緊密配合的工作機制,通過有關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推進智能化發展的合力;加強智能化發展戰略和規劃研究,結合我國實際發展情況,研究制定國家智能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計劃,加強統籌協調,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法規,形成智能化發展的有利環境。
  7.2建立智能發展專項基金
  加大國家對智能化發展的資金投入,支持國家智能發展所急需的各類基礎性、公共服務平臺及各類智能化軟硬件產品的開發與商品化工作。建立智能發展專項基金,各地區提供配套資金支持,主要用于支持智能發展關鍵技術研究、重點產品開發、應用示范及推廣等工作。
  7.3建立健全智能技術的技術服務體系
  智能化發展是一項展涉及面廣、實施過程復雜、專業性非常強的長期任務,需要建設與完善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服務體系。鼓勵信息服務企業研究開發面向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智能化技術解決方案,定向為特定行業、領域的中小企業智能化提供技術服務。
  7.4產學研用結合,培育各類智能化示范典型并組織推廣應用
  產學研用結合,強化智能化關鍵技術攻關及產品開發。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培育各類可推廣的智能化試點示范典型,樹立標桿智能化企業、行業及標桿智能化地區,并逐步推廣。
  7.5建立與完善智能化測評考核機制,對行業、地區、企業智能化試點工程按年進行考評,加強對智能化工程試點的監督,確保工程質量與效果。通過考評樹立一批示范企業和示范項目,表彰一批先進企業、個人。推動各行業、領域的智能化健康發展。
  7.6多種渠道、多樣化途徑培養智能化人才
  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培訓體系,各單位要多種途徑強化繼續教育,形成制度,不斷提高領導干部、管理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通過大學研究生教育培養復合型及高層次人才,加快建設智能化技術展示體驗中心,全面展示智能技術、產品、應用和系統解決方案。通過廣播電視、報刊及網站,加強智能技術及應用的科普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參考文獻

1.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     《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R]     2006年

2.涂序彥等 《智能管理》  [M]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5年

3.涂序彥 “廣義智能學”《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第11屆 全國人工智能學術年會論文集》[A]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5年.

4.涂序彥等 《智能控制論》  [M]    科學出版社  2010年

5.王志良 《物聯網現在與未來》[M]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年

6.龔炳錚“我國社會與經濟信息化發展戰略的探討”《中國電子學會電子產業戰略研究分會第11屆年會論文集》[A] 2004

7.龔炳錚“信息化含義與分類的探討” [J]  《中國信息界》2005年19期

8.龔炳錚“分層次分階段推進信息技術應用―我國信息化技術應用發展戰略的思考”《2007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年會論文集》 [A] 《管理科學》2007增刊

9.龔炳錚  “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思考” [J]《中國信息界》2010年1/2期,

10.龔炳錚“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程度(融合指數)的評價指標和方法” [J]《中國信息界》2010年11期

11.龔炳錚“探索有中國特色的電子商務發展道路“ [J]《中國信息界》2011年2.期

本文編入《中國信息經濟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博士論壇》光盤,獲優秀論文二等獎,南昌2011年11月,被收編、刊登在《中國信息界》2012年第1期p5-8。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大蕉香蕉大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 | 欧美黑人巨大xxxxxxxx | 日韩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伦理影院 | 日本免费小视频 |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 蜜桃社极品尤物大尺度美女 | 亚洲日本欧美 | 日韩在线播放视频 | 天天摸天天摸天天躁 | 欧美呦呦在线 | 欧美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又黄又爽的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 国产黄三级三·级三级 | 一级全黄视频 | 视频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在线 | 日韩成人精品在线 | 黄色片在线观看免费 | 日本高清乱偷www | 国产三级一区二区 | 欧美一级在线看 |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 永久免费看 | 亚洲图片欧美文学小说激情 | 激情综合五月网 | 国产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精品 大秀视频 日韩精品 | 日批在线播放 | 日韩在线 | 中文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九七 | 日韩亚洲欧洲在线com91tv | 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日韩欧美亚洲精品 |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15 |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 天天看片天天爽_免费播放 天天看片夜夜爽 | 久久午夜视频 | 黄色大片在线免费看 | sese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