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界動態 > 工業機器人:中國創造如何彎道超車?

工業機器人:中國創造如何彎道超車?

2015-07-01

  同是機器人,從北京到珠三角,相差數千公里,卻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不同于北京創投圈推崇的服務型機器人,以制造業見長的諸多珠三角公司依舊在攻堅最難啃的工業機器人領域。這些被工業界視作“有可能再一次改變世界”的技術,普通用戶鮮有人知,但生活中常見的電子、食品、醫藥類產品,極有可能就出自這些機器人之“手”。
  這似乎是一個沒擺上臺面、卻又確乎波濤洶涌著的產業革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波浪潮中,中國企業并未袖手旁觀。一位聲學制造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國外工業機器人公司如ABB、史陶比爾等仍處于行業頂端,但一些國內公司已經在某些方面達到了國際較為先進的水準;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國產機器人在同等質量、性能下,售價更低、服務更好。
  不過,即便行業再火熱,大多數國內從業者們也坦言,工業機器人離普及都還有一定距離。而另一方面,在“工業4.0”來臨前夜,工業機器人的研發進度卻在和工人的流失速度賽跑。
  很難說誰會走到最后。
  “中國創造”
  在珠三角的工業機器人公司中,李群自動化算是一個典型代表。這家成立于2011年的年輕公司,今年4月獲得紅杉資本3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目前專注于輕量級、小型工業機器人研發。
  李群自動化CEO石金博說,如果公司在北京,很有可能就做不下去。
  這并非危言聳聽。石金博告訴記者,雖然李群在機器人每一部分的設計上都是自己來做,但元件的采購卻來自于其他公司。而去年11月李群入駐的東莞松山湖機器人園區,并不僅僅只是個辦公地,其周邊還包括一批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企業、機器人系統集成商以及智能裝備企業;像機器人制造需要的配套電子器件、鑄造磨具都可以便捷獲取。
  這些周邊設施無疑為工業機器人的設計制造提供了保障。而李群自身,有100多名員工,研發團隊有50人左右,專攻產品的研發設計以及解決方案的完善,尤其是機器人的運動控制技術,是李群的一大優勢。
  從結果上來看,石金博認為,李群旗下的Apollo等產品起碼在穩定性上已經不比別人差,而李群自身也建立了實驗室以及甚至高于歐標的測試標準,來對機器人進行驗證。這主要是因為工業機器人要想在行業取得一席之地,創新是一方面,不出錯也尤為重要。
  不過,在其專攻的設計方面,石金博卻坦言產品參考了不少別家的模式,而李群在其基礎之上,加入了自己的一些創新。此后,在諸如細如螺絲釘選用的“小”問題上一再斟酌、進行“微創新”,最終形成了目前相對成熟的產品設計方案。
  事實上,在產業鏈完備、設計創新累積之后,類似于李群這類國內機器人公司很可能還只是剛剛起步。
  一位不愿署名的工業機器人業界人士向網易科技表示,雖然李群已經是國內行業中技術頂尖的企業,在分揀、抓取等工業操作上有較好的效果及較高的效率,但在一些組裝場景下,準確度依舊不高,制造業公司還需進口國外設備。
  “綜合來講,國內這類頂尖公司在國際上可能頂多還只是二流水準”,該人士強調。
  技術之外,拼價格和服務
  在技術之外,國內機器人公司也在試圖為自己增加一些核心競爭力。
  與李群自動化師出同門的固高科技,同樣在運動控制技術上有不少積累,其董事高秉強認為,固高一直在遵循“1元到1000元的產業鏈乘法效應”,即研發機器人控制器賺1元錢,下一環集成商賺20-50元,再下一環的設備商可賺500元,固高本身目的不是為賺錢。
  為更下游的廠商提供更優惠的價格以及更大的利潤空間,或許已經是國內機器人企業的某種共識。
  據業界人士稱,一臺國外頂尖廠商的工業機器人設備,叫價如果是30多萬,國內也就十幾萬,即便像李群這種在國內售價較高的企業,也只是20萬左右,相對國外產品有著一定價格優勢;如果企業對機器人的要求不太高,很有可能會采購國產產品。
  而對于價格低廉的原因,業內人士稱,主要來自于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人力成本,諸如香港普通工人的成本是1.1萬到1.5萬,國內顯然低很多;另一方面,國外產品進口中國本身就存在稅務問題,售價必然不如國產有吸引力。
  不過,僅僅是低價,工業機器人依舊走不出前幾年珠三角“中國制造”的影子。除了上述在運控、設計上的優勢外,國產產品還將服務支持納入到核心競爭力之中。
  石金博告訴記者,由于工業機器人的特殊性,機器一旦停擺很可能讓使用方遭受較大損失,所以服務支持是一個較大變量。而有些國外廠商由于時差問題,很難對這些服務支持需求即時響應;即便響應不成問題,由于這些公司配套產業都在國外,維修、支持的周期也會相對較長。
  相對而言,國內廠商的此類問題較少。通過建立本地化的服務支持,加上配套產業鏈帶來的優勢,不少問題可在較短時間內解決,進而提高工業機器人在實用中的效率。
  然而,在不少人看來,價格和服務在這個技術主導的領域,只能作為附加值存在;要想在“中國創造”上彎道超車,還需要提升研發設計實力本身。
  產業熱背后:為什么還是沒普及?
  拋去國產和國外機器人之爭,一個更大的問題在于,即便出現了較多成熟廠商,國內“機器換人”的計劃還是沒能完全落地。哪怕是從2006年就開始推動機器人計劃的富士康,目前給出的計劃還只是每年增加超過1萬臺機器人和10萬套自動化設備,普通勞工的招聘也并沒有停止過。
  工業機器人的普及進度,直接制約了行業內諸多廠商的發展速度。事實上,李群自動化去年一年只賣了幾百臺機器人,哪怕是該領域的“四大家”(即瑞士ABB、德國kuka、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電機)一年也只有數千臺的量。
  這個數量,想真正驅動“工業4.0”,還遠遠不夠。
  一位工廠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他一直關注工業機器人,但他的工廠至今還是以人力為主,“部分產品線會引進一些工業機器人試水,但基本是一個產品線一臺,不會將某個產品線全部換成機器人,怕出問題”,他補充道。
  更多的,在諸多引入工業機器人的產品線上,依舊會有專人進行看護,幾乎不可能完全自動化。
  在石金博看來,產業沒有大規模爆發,究其因還是因為現在正處于一個“過渡期”,企業都還處于實驗階段,“他們不可能一上來都換上機器人,而沒有足夠的經驗就換,會在制造生產上造成很多漏洞”。
  更進一步來說,中國的制造業還沒有準備好接受機器人。這主要緣于引入機器人后,從產品、工藝的規劃上都需要重新設計,“諸如接線這個流程,以前會將產品線設計成人力來手動連接,連線的路徑是彎的;引入機器人后,直連是更為方便的選擇,但產品線還做不到”,石金博舉了這個例子,并表示即便機器人能到位,如果沒有產品線的支持,也達不到效果。
  廠商需要積累經驗,同時產品線需要更新換代,這個過程需要歷經一些年頭,什么時候制造業能踏入機器人時代,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真的難以估計。
  不過,工業機器人的想象空間依舊誘人,不僅僅是電子、食品等領域,未來更多的領域都很有可能將機器人引入,“對于機器人來說,操作的對象無論是建筑垃圾還是食品,它們并不知道,我們只需要設定程序邏輯就行了”,石金博告訴記者。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播放你懂的 | 久久777国产线看是看精品 | 男女情趣视频免费播放 | 日韩第八页 | 五月婷婷在线视频 |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 免费观看成人羞羞视频网站观看 | 在线免费视频你懂的 | 理论福利午夜 | 国产91精品系列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特黄aaa大片 | 色综合天天综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英国一级毛片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 夜夜cao| 最近免费字幕中文大全在线观看 | 欧美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 男男1v1高h猛烈做哭bl强制 | 无遮挡1000部拍拍拍免费观看 |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播放器 免费无毒片在线观看 | 成人公开免费视频 | 亚洲日批视频 | 免费视频中文字幕 | 国产成人久久 | 黄色在线不卡 | 日本xx网站 | 日日摸夜夜添欧美一区 |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 成人黄网18免费观看的网站 | 色综合小说天天综合网 |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 成年18网站免费视频网站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黄色视屏在线看 | 欧美一级片观看 | 天天干狠狠 | 日韩在线看片 | 狠狠色丁香九九婷婷综合五月 | 欧美日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