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一些科幻作家作品中,構想了宇宙可能是一個人造的情景,即宇宙可能是一個虛構的場景 。這個觀點得到物理學家的興趣,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宇宙就像一臺電腦,宇宙中的事件如同一個信息模式,由于信息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因此宇宙也可以產生許多事件。如果宇宙是被模擬的,那么我們該如何知道呢?科幻作家布霖認為計算機模擬都存在一個后門,如果我們是被模擬產生的,那么每一個原子都會透露出信息 。
人工智能的傳奇創始人馬文-明斯基認為我們可能很難區分模擬宇宙與真實宇宙的區別,除非程序員進行了設定,比如我們發現某些物理定律不完全正確,或者一些四舍五入的算法有錯誤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意味著宇宙可能比科學家所認為的更容易理解,我們甚至可以想辦法改變宇宙的程序。英國皇家天文學家馬丁-里斯是大膽的預言家和現實主義者,他認為天文學家已經進行宇宙模擬實驗,隨著我們的計算機變得更強大,我們會模擬出宇宙的未來。
關于宇宙的未來,科學家認為如果宇宙是虛擬產生的,我們可以對未來星系碰撞、天體演變進行模擬 。但有一個問題存在,即人類的意識是否能夠模擬出現。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無法回答人類意識是否可以模擬,這類問題可能需要超人的智慧來回答,可能永遠超出我們的能力。
物理學家保羅·戴維斯有著不同的看法,他的模擬理論認為多元宇宙是我們宇宙的現狀,我們的宇宙有無數個可能性走向,必須有足夠強大的計算能力才能模擬整個宇宙的演化。多重宇宙的存在理論也是基于我們宇宙學規律,如果這個宇宙是模擬產生的,那么物理定律也可以模擬,這意味著這個宇宙的物理學也可能是假的。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