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我們的產品近期,互聯網、家電大佬們在智能家居領域動作頻頻,市場熱度正不斷攀升:360“結盟”華遠地產,借力360在安全路由器、智能攝像頭等設備上的技術優勢,共同推動安全智能家居在社區廣泛應用;小米“聯姻”美的,在智能家居及生態鏈展開合作,與建商華潤合力打造“智能樣板間“,繼而發布萬能遙控器,掌控智能家居主導權意圖明顯;海爾攜“U+智慧生活”APP客戶端以及“U+七大智慧生態圈”高調出席天翼博覽會,一展其智能家居生活便捷性;阿里智能生活事業部推出了首套“空氣云”解決方案,為凈化器廠商提供硬件、軟件、大數據等一體化服務;樂視推出跨終端超級應用樂居家,一款智能家居綜合管理APP。
360、小米、阿里等巨頭紛紛強勢跨界,入主智能家居并非一時興起。近日出爐的《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5》指出,得益于市場上不斷增多的智能家居硬件產品,以及在消費者市場的日漸普及,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在2016年將出現明顯增長。到2018年,隨著主要智能家居系統平臺及大數據服務平臺搭建完畢,下游設備廠商完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800億元人民幣。但目前仍有不少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產品并不買賬,那智能家居的落地該何去何從呢?
現狀——自娛自樂
智能家居,是將通信網絡技術與家居生活有關的各種子系統有機地結合到一起,既可以在家庭內部實現信息共享和通信,又可以通過家庭智能網關與家庭外部網絡進行信息交換。
盡管智能家居這一概念早已提及多年,但要真正從科幻走進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的很多智能設備,不管是智能穿戴設備還是智能家居,大多數都是過渡產品。
智能家居目前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大部分智能家居技術還遠未成熟到可以商業化的地步。其更重要的是,智能家居的普及離不開用戶習慣的培養,而現在的智能家居行業的狂歡更像是業內的自娛自樂。
趨勢——切入精準人群打開市場
智能家居所想真正落地,其自身的方向定位是否合理尤為關鍵。現智能家居一般把其的消費群體鎖定為高端人群,其主要根源在于只有這群體才具能夠支付起智能家居的消費水平,但這類人群似乎對“智能”的概念并不感冒。
從需要而言,“智能家居”最精準的消費群體——80后、90后甚至00后消費能力雖偏弱,但對“智能”有完美理解和強大需求的群體。因而,智能家居真的要想落地要想市場化普及,其根本還是抓準精準人群的定位,以年輕人為導向,有需求才有消費,有消費能力不一定有需求與消費。
此時,在精準人群的消費能力與智能家居的成本上,必須有一者做出讓步,答案很明顯肯定不是精準人群做出任何讓步,而是智能家居迎合精準人群,這是無需置疑的,所以智能家居初期進入市場的切入口一定要小,從抓準最精準的年輕消費群體入手,以年輕消費者可消費的低的價格進入市場,再逐步向全人群擴展,從而產生漸進式的市場擴大與人群覆蓋。
落地——整合帶動傳統行業
智能家居要落地的關鍵在于鎖住年輕用戶群體降低體驗成本,整個人工智能應用突現的是整個大家居產業生態產業鏈的整合價值。
這就目前來說,市場上還沒有一家公司能夠辦到,連家電行業都沒能形成有效的市場創新機制,更別提他們有能力來將整個家居市場通過智能科技來整合。
如此來看,如果智能家居行業沒有辦法將大家居行業的第二消費市場里面的傳統家具行業帶起來玩,是不可能玩轉這個極具顛覆性的大產業的,當傳統家具業和智能家居形一個有效的市場生態系統,完成整個市場運營機制的閉環,此時必將將拉動一個千億級別的市場。
智能家居要落地,這該何去何從?簡而言之要點在于——鎖定精準年輕群體,放下身段降低體驗成本,打來市場入口;走出自我封閉的圈子,攜手傳統家居行業相互合作互補,形成有效的完整的共贏市場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