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制造強國的目標,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制定了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方案(2016—2020年)(簡稱《方案》);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這一方案已發布在即。業內人士認為,在主管部門的引導推動下,資金、資源向智能制造領域加速匯集,未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網將是長期大主題。
工信部人士表示,《方案》重點突出兩個方面,一是抓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二是做好傳統制造業數字化制造普及工作。通過《方案》的實施,到2020年,制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試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
工信部人士介紹說,《方案》將要解決幾個重要問題:第一個就是智能化零部件的國產化?!氨热缯f我們現在的機器人,里邊的減速器等零部件,現在大部分還需要進口,如果我們下一步要推廣智能制造,就要防止形成新的對外依賴。”
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建立工業互聯網。其是支撐智能制造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是將機器、人、控制系統與信息系統有效連接的網絡信息系統,通過對工業數據的全面深度感知、實時動態傳輸與高級建模分析,形成智能決策與控制,驅動制造業的智能化發展。
“工廠和不同的行業之間要連接起來,實現網絡化。它有一個標準體系,也叫參考架構,這個也要開始研究。要建立整個體系,把各方面的資源用統一的標準通過網絡連接起來。”上述人士說。
工業互聯網集成了物聯網、移動寬帶、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最新創新成果,并與先進制造相關軟硬件技術相結合,將信息連接對象由人擴大到有自我感知和執行能力的智能物體,現在本土互聯網公司已經開始了這一領域的研究。
海通證券研報表示,智能制造引發的投資機會有望持續?;ヂ摗⒓煽刂?、智能生產、數據處理、產品創新五個核心環節均蘊含著巨大的投資機會,射頻識別、物聯網、傳感器、機器視覺、智能機床、云計算、3D打印、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等9大行業均有望受益。
安信證券分析師表示,在主管部門的大力推動下,行業內企業開始尋找硬件或者軟件集成能力強的團隊來提升自己的技術實力,未來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工業4.0將是長期大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