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3Ders網站2016年5月4 日報道]納米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被開發。上周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舉行的先進材料領域技術創新會議中,展出了創紀錄的多項基于新型納米技術解決方案。其中包括一種生產納米管傳感器的潛在革命性技術。以色列研究人員使用新型基于噴墨的3D打印技術,開發出一種低成本碳納米管傳感器生產的解決方案,這種可集成到混合動力設備元件中,用于小型電子設備中,如可穿戴式生物傳感器。
希伯來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Yossi Paltiel教授和Shlomo Magdassi教授組成的研究團隊已開發出這種創新的解決方案。總的來說,他們的創新推動了更廣泛的各種低成本小型設備,如傳感器、發射器、晶體管和其他小型互動設備的發展。可以確定的是,納米管傳感器已存在,是重要的電子和光電子構筑材料。不幸的是,它們的應用有限。目前的碳納米管是不透明的,生產成本昂貴(尤其對于大型陣列來說),不得不在剛性表面制造而成,不能被輕易地嵌入到非常小的物體中。
這大大限制了碳納米管的應用,因為理想的傳感器應用是柔性的(如可穿戴設備),并嵌入到設備元件中。開發人員表示,“目前,用于組合設備元件和傳感器的工藝,無論是在設計和實踐中仍然非常傳統,因此設備元件模塊的結構和功能與傳感模塊的結構和功能是分開的,設備元件和傳感器在互動設備結構中是非常關鍵的組件,但在很多情況下,它們每個都以冗余的方式測量同一物理功能。”因此,有效和小型獨立制造的應用,如可穿戴和靈活的生物傳感器機會不可能去制造。
因此,以色列研究團隊一直在尋找具有成本效益的生產解決方案,打破這種模式。他們相信,已在基于噴墨的3D打印領域找到解決方案。正如他們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他們定制的3D打印解決方案生產出混合型納米晶體/碳納米管,可將其3D打印到柔性表面。該技術甚至可通過選擇特定的納米晶體,用于在紫外光近紅外范圍內的可調諧傳感器。更重要的是,它在室溫下工作,由于對材料和生產空間的有效使用,其價格低廉。
雖然該技術的具體細節目前尚不清楚,但以色列研究人員確實說過,這種技術很容易將傳感器放大,可用于任何類型(柔性)表面,甚至是汽車或建筑物。他們補充道,“它可用于將傳感器集成至機械組件中,生產混合元件,這些元件能夠執行機械功能,感知自身性能。”這使得它成為各種互動(金屬)系統和傳感器的最優選擇,包括放射線檢測設備。碳納米管傳感器也可用于構建一個人機接口(HCI)。
該技術已獲得專利,生產出一個驗證概念。研究人員目前正在努力將這些混合元件納入到各種應用中,包括觸覺設備,以展示該技術的通用性。同時,Yissum研究開發公司正在尋找商業合作伙伴提供援助。
這一興奮的納米技術突破是希伯來大學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中心眾多創新之一。在2015年,該學校提交了86項圍繞納米技術應用的專利,并成立8個獨立的基于納米技術的公司。預計,這項3D打印技術突破將會推動希伯來大學正在進行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