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數據遇上工業互聯網,兩者便能通過大數據技術創新相互融合共生共存。
25日下午,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與遵義市政府主辦的 “工業互聯網創新與發展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召開。來自通信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阿里巴巴、奇虎360、惠普等專家學者及高層人士各抒己見。
通信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總工李海花闡述了工業互聯網的內涵,即與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合的工業體系架構,具有智能化、個性定制化、網絡化等特點,數據處于核心地位,因此從數據采集、分析、智能化檢測及安全保存都十分重要。
她認為隨著智能制造業的發展,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加入,將會產生更多的價值,推動經濟的發展。但這樣美好的愿景需要一個共同的前提,那就是網絡與數據的安全可靠。在此情況下,保護工業互聯網進行知識產權是必行之路。
論壇現場,奇虎360副總裁譚曉生分享了保障工業互聯網安全的經驗。“全年共發生290起工業控制網絡安全問題,這僅是上報的數目,實際發生的可能更多。”他解釋道:“危害并不是立刻就能被發現的,這好比轉動次數有限的高級閥門,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才能暴露隱患。”
奇虎360曾嘗試令電腦只具備辦公功能,剝奪游戲炒股等娛樂功能,盡管安全但員工排斥這種“傻瓜電腦”。后來將其運用在工業控制系統中,經過測試效果不俗。針對工業互聯網安全實踐,譚曉生提出四點建議,一要確認數據的收集與分析,確定誰在實行攻擊;二要主動尋找漏洞,越多人參與越多思路被打開,漏洞才能被發現;三要保障云安全體系,建設方、使用方和管理方三權分立,不斷加固。
“工業互聯網有兩大趨勢,一是終端產品擬人化,二是工業產業形變。不是服務業和制造業在融合,而且制造業本身在轉型。”在阿里巴巴副總裁劉松看來,數據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資源,利用云承載的大平臺、移動智能終端是界面。
他介紹道:“在過去的一到兩年中,阿里巴巴做了許多關于數據的實驗,在整個產業鏈里面形成一個大的閉環。基于此還有一個物聯網平臺,這是我們發布的針對工業互聯網的技術平臺,下面是大數據平臺。”
惠普中國區總經理蔡震宇認為中國制造業到了一個關鍵點,從數量要求向品質要求轉變。這意味著機遇和挑戰并存,傳統經營方式與與新經濟的洪流格格不入。“制造業的重頭戲尋求新定位,需要工業互聯網新技術、新方法、新工具來承載。通過物聯網實現超級互聯,傳感器機器將連接起來,產品和用戶之間也相互關聯;通過社交媒體互動,用戶及時了解了客戶端的信息,人與人之間、資產與人之間實現超級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