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6年12月28日電 /美通社/ -- 近日,2016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在安徽省蕪湖市順利舉行,國際知名獨立第三方檢驗、檢測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UV(以下簡稱:“TUV萊茵”)應邀出席。本次會議期間,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以下簡稱:“CRIA”)發布了由該聯盟制定的中國首份機器人電纜通行標準,而TUV萊茵作為唯一一家參與該機器人電纜標準起草的第三方檢驗、檢測和認證機構,憑借其在機器人電纜行業領先的技術標準和專業視野,受到業界的極大關注和廣泛認可。
攜手產業聯盟,實現機器人電纜行業標準從無到有的突破
隨著“中國制造2025”概念的提出和明確、信息化與工業化的不斷融合,以機器人科技為代表的智能化產業正蓬勃興起。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已占全球四分之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預計到202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達到26萬臺,保有量將超過180萬臺。與此同時,機器人也必將在生活和面向醫療、信息等新的應用服務領域擁有更多新的發展空間。
作為傳遞動力和控制能力的載體和重要部件,機器人電纜對于機器人而言尤為重要。機器人電纜之于機器人就像是中樞系統之于人類,任何一環出現問題,整個系統就無法正常運作。由于使用環境通常較為苛刻,機器人電纜必須具備一系列特殊性能。如果機器人電纜沒有相關產品標準,則無法形成技術規范,這會給電纜企業的研發帶來很大難度。同時,產品標準的缺失也不利于市場的健康成長。
為了促進國產機器人的技術發展,國內影響力最大的機器人產業非營利性組織CRIA聯合TUV萊茵以及國內主流電纜生產企業,牽頭制定并頒布中國首份機器人電纜通行標準,實現了機器人電纜標準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無疑將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以前瞻性視野和專業技術,持續擴大行業領先優勢
事實上,在機器人電纜檢測認證領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TUV萊茵,早就預見到,機器人及其零部件產品關于安全和質量的認證需求將隨著行業的發展而不斷擴大。針對成熟的國際市場和新興的國內市場,TUV萊茵于兩年前就啟動了對機器人電纜市場的深度調研。經過中、歐、日多位電纜專家的全方位評估以及歷時一年多的反復推敲和論證后,2016年8月,TUV萊茵率先頒布了全球首份機器人電纜第三方產品標準2PfG 2577,填補了機器人電纜標準領域的空白。
2PfG 2577對機器人電纜的物理機械性能和電性能做出了系統規定,尤其針對機器人電纜柔韌性方面進行了區別性的規劃,并按照不同的運動形式進行分類。此舉不僅為電纜制造商明確了研發機器人電纜的要求,大幅降低電纜制造商的研發成本,還可為機器人制造商考量供應商的能力、控制供應商產品質量提供了直接可靠的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CRIA頒布的中國首份機器人電纜通行標準中,約80%的內容源于TUV萊茵的機器人電纜第三方產品標準,而TUV萊茵也是唯一一家參與該通行標準起草的第三方檢驗、檢測和認證機構。由此可見,TUV萊茵在機器人電纜標準制定方面的先進性和專業性已獲得了行業的高度肯定,并且也走在了行業前列,并正在持續擴大行業內的領先優勢。
本次機器人電纜通行標準的制定,將極大推動中國機器人電纜整體水平的提升,并幫助中國電纜制造行業趕超國際先進技術,在國際舞臺占有一席之地。TUV萊茵大中華區商用產品服務副總裁夏波先生表示:“今后,TUV萊茵仍將以在標準制定和檢測認證方面的專業服務,全力協助中國政府,為 ‘ 中國制造2025 ’ 保駕護航。此次機器人電纜的通行標準發布將是一個良好的開端,TUV萊茵對今后更多的機器人相關檢測認證服務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