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趙偉國一定相當焦慮,紫光股份和紫光國芯都發出了最新公告,前者決定停止收購通信基礎設施服務類公司的標的,后者在連續與臺灣南茂、力成失之交臂的情況下,這次公告明示收購標的為關聯公司長江存儲。
列位看官一定會想,這兩件事情應該都是高興的事情啊,紫光股份停止收購省錢了,紫光國芯明確要全部或部分收購長江存儲股份,趙偉國不應該焦慮,應該是心情大好才是,畢竟這樣可以把紫光股份準備的資金加入到收購長江存儲業務中業嘛。
可以現在金融證券的大環境可是變了天的啊,再也不是前些年資本大鱷隨便呼風喚雨的時代了,前面北京君正蛇吞象式的重組被否決后,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現在*華系的資本力量也不太管用了。
于是乎,紫光國芯從2月20日開始,就一直處在停牌中。
不能忘卻的800億,這確實讓紫光國芯一舉成名。
曾在2015年拋出800億元定增案震驚A股市場的紫光國芯,雖然最終不得不流產,但是業界一致認為其背后有“神秘力量”不會就此罷休。然而,紫光國芯自800億融資案流產之后,又接鏈終止了收購臺灣南茂和力成兩個項目,或許夢斷800億定增是與南茂、力成失之交臂的核心原因,畢竟錢從哪里來嘛。
現在紫光國芯公開表明正在重組的對象是關聯公司長江存儲,這又意味著什么呢?核心還是資本,此前入注長江存儲的各路投資方都要選擇合理方式退出,如果長江存儲 不登陸資本市場那么早先的投資方的退出就少了一條重要的道路。
而趙偉國需要計算的是,這次收購長江存儲要多少錢?從紫光國芯的公告里看出,未來很可能要看定增資金總額才可以確定是否全部吃下長江存儲的股份,長江存儲的注冊資本為386億,要是全部收購顯然也還是需要一筆數額巨大的資金。
這里不得不要看一下上次“800億定增”的參與公司,這張表格是官方已經公開的,那么這次趙偉國會不會舊事重提呢?
好消息是,長江存儲CEO楊士寧年初表示,32層3D 閃存芯片今年可以量產,而到2020 年可以追上世界先進水平。
問題是,怎么才能搞到另外一個800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