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想要充分地進行利用,減少浪費,關鍵在于回收渠道要寬,如果有人上門收,省時省力,無故丟棄的人就少。由此,還是要有新的措施,變各家各戶自行處理為集中處理,變往外處理為上門收購,而其中實行“互聯網+”處理為最佳方式。
目前,我國廢舊紡織品累計存量近億噸。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的數據顯示,每年大約有2600萬噸舊衣服被扔進垃圾桶。與如此龐大的存量和增量相比,廢舊衣物的再利用率卻非常低,只有不到1%。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衣服的更換速度不斷加快:小孩長個年年都得換;跟潮流棄舊換新等等,“舊衣”過多可以說是大多家庭都存在,可是處理起來卻不易。市面上收購紙箱、廢舊電器者不少,而收購舊衣服者卻少之又少,廢舊衣服沒有人收購如何處理?有的說可以送人,穿過的衣服送人誰要?有的說可以大改小繼續使用,現今有多少人會去改衣服穿,就是有人想改,改裝的人工費也不少,只能是往垃圾桶里扔。
將換下來的衣服扔掉不僅可惜,而且增加了垃圾堆放的數量,造成新的污染,值得一提的是很容易被一些地下工廠所利用,將臟和被污染的衣服生產黑心棉等,舊衣服正常收購渠道不暢通,勢必成為一種危害。
事實上舊衣并非一文不值,同樣可以再利用,且用途非常廣泛,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測算,如果我國廢舊紡織品全部得到回收利用,每年可提供的化學纖維和天然纖維量,相當于節約原油2400萬噸,還能減少80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節約近三分之一的棉花種植面積。這一廢舊資源白白的浪費實在是可惜。
對于舊衣服如何進行回收處理已經議論過多年,一些地方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實行垃圾分類進行回收;專門設立舊衣回收箱進行回收,雖說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畢竟回收的點過少面過窄,尤其是還得自己親自動手,從樓上提到樓下,需占用一定的時間和付出一定的代價,不少人為了省麻煩還是會選擇一扔了之。
舊衣要充分地進行利用,減少浪費,關鍵在于回收渠道要寬,如果有人上門收,省時省力,無故丟棄的人就少。由此,還是要有新的措施,變各家各戶自行處理為集中處理,變往外處理為上門收購,而其中實行“互聯網+”處理為最佳方式。從一些地方試點看,通過建立舊衣服回收O2O服務平臺,只需在手機上一點,“廢寶快遞員”就會按預定時間上門收購,如此,為舊衣的處理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實行“互聯網+”的方式操作起來并不難,可參入到微信中,也可單設,并非多大的投入,通過此平臺預約上門收購不僅減輕了舊衣處理的麻煩,而且提供一站式服務,無須過多的設立舊衣回收箱,能節省不少的設施成本,更主要的是能夠減少浪費,充分有效地再利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