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IMT-2020(5G)峰會近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分享了5G標準、應用、前景及其經濟社會影響等方面的最新觀點。英爾特院士、通信與設備事業部無線標準首席技術專家吳耕在會議期間接受了記者采訪,他表示,5G的出現恰逢整個通信產業鏈面臨下一步革命的時間節點,5G的訴求就是將以人為本的通信變成以物為本的通信,從而總體提高通信平臺技術水平、工業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5G新境界:以物為本實現通信與計算融合
5G產業目前在國外的發展已經比較清晰,但還面臨著一些常見問題,如5G到底是干什么的, 5G會不會是最后一個G。吳耕對此表示,實際上,5G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它的訴求是在整個產業當前面臨下一步革命的時候,將從以人為本的通信向以物為中心轉變,就是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加上大量的物。
從技術上看,通信的可靠性、低延時等是5G追求的性能指標。在此背景下,每個物都將產生海量數據,而產生的數據不再是一個通信問題。以手機導航為例,如果今天的手機只有一個GSM二代通信能力,手機導航的功能肯定不會存在。因為像導航這樣可以提供全球及時地圖的應用,,手機本身做不出來,它的背后是通信技術的支持,才使得手機終端有能力提供這樣的應用。
吳耕說,實際上這是一個通信和計算融合的問題,如何用計算來解決通信問題,如何用通信來解決計算問題,是一個乘法關系。把通信和計算兩個能力乘起來是全球通信產業革命的真正訴求,將有助于提高通信平臺技術水平、工業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所以說,5G不僅是通信技術的演進,還是跨產業的演進。
5G標準:今年底完成產業標準發布
近期IMT-2020推進組表示2018年將公布5G標準,對此,吳耕回應表示,這是官方發布標準的時間點,將在2018年6月發布。實際上,就產業標準而言,發布時間將提早6個月,也就說今年12月芯片固化設計的基本規范將完成。
吳耕提到,英爾特作為芯片產商,對于芯片固化標準,只要是標準沒有完全定死,總是有需要改變的設計,有改變的需求。軟件有效益問題,因此,在標準完全出來之前,如果發現了最優化做法的話,會進行修改。
5G發展模式:跨產業合作整合資源
對于5G時代的產業合作方式,跨產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理念。除了端到端、乘法效益的特點,5G發展還強調跨產業的合作。
吳耕介紹,很多行業內公司目前的壓力是如何“攢齊”通往5G之路的“零部件”,英特爾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英特爾在垂直行業上的發展有其深度和廣度,也擁有自己的運算技術。面對已經“攢齊”的“零部件”,英特爾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將各種能力整合,打通整個產業,這既是壓力更是挑戰。
不同產業間的合作在5G時代至關重要,吳耕還特別舉了一個例子,英特爾的很多產品展示是通過合作伙伴的展臺展出,并不是全部放置于自家展臺上,因為這些產品不是依靠一家公司能夠做出的。因此,5G的未來發展需要跨產業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