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上海微系統所召開“相變存儲器產業化獲突破性進展”新聞發布會,來自新華社、經濟日報、科技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上海科技報、中國科學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等十家媒體,珠海艾派克微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棟杰及相變存儲器項目組科研骨干參加此次發布會。會議由上海微系統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俞躍輝主持。
會上,上海微系統所執行副所長謝曉明致歡迎詞,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宋志棠研究員介紹了“相變存儲器(PCRAM)發展動態”。納思達股份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珠海艾派克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勵介紹了“企業發展與技術進步”。李喜博士等分別就研發的相變存儲器芯片的應用進行了現場演示。宋志棠研究員、丁勵副總經理分別針對媒體記者提出的產學研運作模式及芯片市場化應用前景等問題作了詳細的解答。
上海微系統所聯合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國際)十多年前就在中科院和科技部的支持下開展相變存儲器(PCRAM)的研究,130納米技術節點相變存儲器技術研發取得重大突破,近四年來,通過和珠海艾派克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派克)產學研用協同合作開發的打印機用PCRAM芯片,取得了工程應用的突破,實現了產業化銷售。
為了加快推進PCRAM的產業化進程,明確產品的應用目標,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和艾派克于2012年12月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決定共同推進PCRAM在打印機芯片中的應用。行業龍頭企業的加入,使PCRAM技術直接面向市場。經過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中芯國際和艾派克多年聯合技術攻關,終于突破了PCRAM芯片工程化應用的巨大瓶頸,三方聯合設計的Kb級打印機用PCRAM芯片于2016年實現產業化。截至2017年6月,相關PCRAM打印機芯片已完成銷售1600萬顆,客戶試用進展順利。為共同推動國產PCRAM技術的發展,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中芯國際和艾派克三方將進一步開發110-40納米技術節點的打印機、物聯網等領域PCRAM芯片,為嵌入式PCRAM技術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理論基礎,為大容量PCRAM芯片應用積累更加豐富的工程經驗。
期間,汪棟杰總經理、宋志棠研究員接受了場外記者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