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作為通信行業領先的技術開發者,在開展技術創新的同時,對專利技術的應用也非常重視。高通采取專利授權模式向業界共享專利技術,所獲得的商業回報得以繼續研發開創新的技術,這個過程中高通付出了巨大艱辛,只有這樣消費者能夠不斷享受最新技術所帶來的體驗。雖然這是行業的通行做法,但即便這樣也難免會遭遇誤解和攻擊。更有甚者甚至認為持這種模式的企業就是專利流氓,這是十分錯誤的看法,危害也十分明顯。
高通多年來按照大約20%的年營業收入投入創新,被用以技術再研發,這在科技公司中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高通為創造和積累它的專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是靠承擔巨大風險,付出很大投入得來的,這其中經歷了艱辛的試錯過程。所以說能否通過專利成果的市場化取得合理回報,是企業是否有能力持續性投入研發進而在下一輪的產品和技術競爭中生存獲勝的關鍵。將專利的變現模式簡單粗暴的認為都是專利流氓行為,這是非常荒謬的。
實際上專利流氓的出現,讓很多企業深受其擾。但必須加以區分,什么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什么是鉆法律漏洞的專利流氓行為。那些所謂的專利流氓是本身并不制造專利產品或者提供專利服務,而是從其他公司、研究機構或個人發明者手上購買專利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然后專門通過專利訴訟賺取巨額利潤的專業公司或團體。一旦發現機會,這些專利流氓公司就以受害者的姿態惡意上訴,發動專利侵權訴訟迫使被訴企業妥協,進而從中牟利。這種“寄生蟲式”的勒索方式是專利流氓的典型模式,如今已成為國內外許多創新企業的創傷。
高通的專利授權商業模式,本質是就是“發明-分享-協作”的模式。也就是高通對技術研發進行投入,將開發出來的技術與行業進行分享,并且與合作伙伴共同開拓市場。目前,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中,已經有三家是中國的企業,全部是高通的合作伙伴。高通的專利技術讓國產手機企業快速進入全球市場,并不斷擴大他們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這顯示出高通業務模式的獨特優勢。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與高通簽署專利授權協議的廠商已有百余家。憑借持續性的大規模投入研發并與業界廣泛分享其創新成果,獲得了眾多合作伙伴支持和認可,助力大量中國合作伙伴成就今天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使用了專利技術理應付費,然而一些企業并不認為這是合情合理的。反而引發一些不滿和無端攻擊高通為專利流氓,這都毫無事實基礎的。這種攻擊的背后的核心訴求,還是在于這些企業對使用高通的知識產權愿意支付什么樣的價格的商業問題。甚至有些公司希望把監管機構拉進來作為自己談判的籌碼。專利流氓的指責也成為其不付或者少付專利費的理由。
高通模式的成功,還是要歸功于在移動通信領域的長期投入和經驗積累,包括對技術和產品發展趨勢的前瞻性判斷。以當下熱門的5G為例,高通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啟動對5G的研發,并且積累了數量可觀的專利。當前高通的專利授權還涉及音頻、視頻、圖形用戶界面等領域。所以說,不能將專利權人的收費模式都類比為專利流氓行為。企業的專利成果。必須得到保護,只有這樣才能對新一輪的技術研發進行投入。而以專利流氓攻擊他人作為不支付合理專利費用的行為與專利流氓的行為無異。
保護專利和知識產權就是在保護企業的創新。這樣才能夠形成一個規范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推動行業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