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手中的通訊工具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隨著喬布斯在發布會上宣布顛覆性的iPhone智能手機之后,智能手機正式邁入公眾的視野也有整10個年頭了。如今,整個行業在翹首企盼一個新的增長點,那就是5G手機的到來。
產業鏈廠商齊發力 5G終端基礎日趨具備
眾所周知,一個產業,尤其是智能手機的發展需要的是相關產業鏈廠商的鼎立支持。具體到5G手機,芯片、網絡設備商、運營商網絡的支持顯得尤其重要。
日前,高通在中國香港正式宣布,成功基于一款面向移動終端的5G調制解調器芯片組實現5G數據連接,這意味著5G手機已經進入調試階段。
“我們可以不考慮全球5G商用的時間表,5G終端產品很快就會在2018年推出,2019年全面商用。”高通執行副總裁兼QCT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表示,基于驍龍X50 5G調制解調器芯片組,高通在28GHz毫米波頻段上成功實現了全球首個正式5G數據連接,顯示了高通在5G領域的領導地位和在移動連接技術方面的深厚積淀。
相較于高通,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公開表示,華為早從2009年就開始投資5G技術的研究,預計2018年推出面向規模商用的全套5G網絡設備解決方案,支持全球運營商部署5G網絡。
具體到中國的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計劃在2017—2018年開展5G實驗室和外場測試,2019年開展試商用部署,2020年前后實現規模商用。至于聯通,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其總經理陸益民表示,將會在明年進行5G試商用試驗,2019年進行試商用,預計2020年進行正式商用。而中國移動將在今年5G試點城市的基礎上,繼續擴大試點范圍,明年將會遴選更多城市參與試點,并計劃在2018年首個國際5G版本公布后,適時展開5G網絡的部署,并力爭2020年商用5G網絡。
手機廠商開始5G布局 華為、OV再次領先
除了上述包括芯片廠商、電信設備及運營商的支持外,作為手機廠商對于5G更是趨之若鶩。
作為目前全球第三和中國手機市場第一的華為很早就進行了5G手機的布局和研發,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日前對外表示,2019年將推出麒麟芯片和智能手機。
與華為類似,OPPO高度重視5G標準的研究和制定,是國內5G標準的主要推動者之一。早在2015年初,OPPO就已經正式成立通信標準團隊,在5G標準制定之初就開始參與相應研發工作。而作為同城兄弟的vivo將對外宣布在2019年推出5G預商用終端。2020年,將實現vivo 5G智慧手機正式商用。而從明年開始,vivo將正式啟動5G手機樣機的研發,同時將提供樣機參與運營商5G網絡規模試驗。
除了上述主流手機廠商華為、OV外,諸如小米、金立、努比亞等二線廠商也都不同程度地開展了在5G手機的研發和布局。例如努比亞將在2018年推出5G的原型機,2019年推出5G型號機,目標是成為業界推出5G終端的首批廠商。
挑戰猶存 廠商積極應對
不可否認,全新的5G的通信,有著超高、超快的通信特點,結合先進的傳感器,體驗將會有新變化。帶寬、云端相結合后,將極大提升運用層面體驗。但5G手機產業生態面臨的挑戰依然存在。最大的挑戰在于多樣性、復雜性和兼容性。整合不同的云端,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以低成本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例如未來更加豐富的終端形式,就是一個很大挑戰。此外,實時的智慧感知,海量的信息,明顯的挑戰是對于5G手機的電池續航能力,5G手機耗電量至少是4G的一倍,這些都需要手機廠商拿出解決方案。
例如具體到某些技術,高通公司研發部門副總裁范明熙表示:“5G 天線復雜,對手機終端的設計是項挑戰,是所有終端廠商必須關心的問題。”范明熙指出,目前透過 4 x 4 MIMO 技術能讓手機達到 Gigabit LTE 速率,今年會有多款終端裝置問世;同時,3GPP 內部也正在討論推出其它版本的 4 x 4 MIMO 技術。5G 主要是針對 6GHz 以下頻段和毫米波(mmWave)頻段部署,6GHz 以下頻段將為 5G 提供更大的頻寬,在此領域高通擁有成熟的經驗,透過載波聚合技術能將實現更大頻寬。
vivo相關人士表示,目前的5G終端產品都有著功耗過大的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挖掘終端省電的技術。研究人員通過大量測試分析終端在各種情況下各模塊的功耗,發現終端省電主要在大量無用、冗余、頻繁的監聽,測量,檢測功能方向上,還有著很大的改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