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研究院、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南昌市人民政府、虛擬現實產業聯盟承辦的 2018世界VR產業大會于10月19日至10月2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作為大會期間的重要活動之一,上海科技大學虛擬現實與視覺計算中心承辦的人工智能分論壇于10月20日下午舉行。
本次論壇主題為“AI驅動下的AR和VR”,吸引了來自眾多行業人工智能和VR領域的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200余人,一同分享人工智能場景落地的實踐經驗,展望“AI+行業”的科技未來。
當前人工智能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需要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強規劃協同,引導資源集聚,推動創新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吳勝武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著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作為產業主管部門,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圍繞推進人工智能芯片發展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組織研究了人工智能芯片技術的發展路線圖,明確階段發展目標,落實相關措施,推動產業發展;支持FPGA、GPU等高端芯片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鼓勵和指導一批初創企業圍繞ASIC芯片路線開展研發布局,目前己有多款人工智能芯片產品發布;引導和支持龍頭企業牽頭,整機、系統、應用企業協同攻關,進一步優化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體系。
在人工智能分論壇上,上海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虞晶怡介紹了如何將人工智能研究成果應用于增強現實、影視特效、電商新零售等多個領域,為行業用戶提供逼真三維內容服務。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卡維塔·巴拉在演講中表示,過去幾年VR技術的進步和突破給零售業帶來帶來了巨大的價值,而這一切變化都與計算機圖形學和計算機視覺進步有關,它們的進步能夠更真實地呈現虛擬世界。北京大學教授黃鐵軍闡釋了強人工智能的意義,以及它可能對人類產生的影響。他預測,未來10-20年,科學家將發現表達知識及其演化的更優算法,人類也將親眼見證人造“超級大腦”變成現實。
此外,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教授Daniel Thalmann 、上海大學教授楊旭波、微軟亞洲首席研究員童欣、Meta公司首席科學家 Kari Pulli 也分別就三維內容的生成、虛擬技術的應用、AR技術的發展等話題在論壇上分享了精彩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