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微波光子成像雷達
一到冬天,車主們最為煩惱的事情就是連續的霧霾天氣,清晨和夜間行車能見度非常低,你能看到的唯有汽車的車燈,因此開車速度都非常慢,唯恐意外發生。
這時候就不得不在想,如果無人駕駛可以早點到來,那么這種危險就無需面對了。其實,無人駕駛離我們沒有那么遙遠了,尤其是如今5G即將商用,車聯網的很多設想都可以實施。而最近,在北京舉辦的首屆"雷達在哪里"的高峰論壇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潘時龍教授首次公開發布了"認知微波光子成像雷達原型驗證系統及演示視頻",而這個技術就有望應對寬帶雷達易受干擾的難題,使得雷達更加智能化,為成像雷達在無人駕駛、無人機、自主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取得技術基礎。
要知道相機、激光雷達等光學成像裝置是目前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自主機器人等智能設備的"眼睛",但這雙"眼睛"無法全天時(白天黑夜)和全天候(各類天氣)工作:黑夜里無法辨別陰影中的運動目標,且容易受霧霾、雨雪、沙塵等惡劣天氣的影響。
而認知微波光子成像雷達的出現,就很好地解決了傳統微波成像技術的困境。它是利用光子學方法構建新體制射頻前端和實時中頻處理架構,而由于光波比微波頻率高3-5個量級,可承載帶寬能提升數千甚至上萬倍,因此光子學技術可以產生、傳輸和處理寬帶微波/毫米波信號,進而突破帶寬限制、實現高速并行處理,達到高精度實時成像效果。
未來,如果認知微波光子雷達可以得以應用,那么它就可以全天時、全天候工作,做到高精度、實時成像,讓智能裝置擁有一雙不受干擾的"火眼金睛",車主們就再也不用擔心霧霾日行車會出現意外事故了。此外據悉,這個技術還對空中交通管理、無人機黑飛監測等軍事和民用領域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