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華為消費者業務公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2018年,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突破2億部。相比2010年的300萬部出貨量,在過去8年時間里,華為手機增長了大約66倍。華為手機也從運營商定制機,進入全球一線智能手機品牌,今年第二、第三季度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二(IDC數據),領先蘋果。
經過長期的研發投入和創新,華為手機終于獲得全球消費者的高度認可。2億部發貨量,這是華為手機的新高,也是國產手機的新高。但在筆者看來,華為手機這份成績單,絕非簡單的數字可以概括。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領導多次說過,華為手機不會簡單地追求出貨量。如果靠大量的低端手機去占領市場,即便拿下全球第一,也不是華為想要的。
華為手機2億部發貨量的背后,我們看到的是華為高端機型的暢銷,它們推動華為站上新的舞臺。華為的Mate系列和P系列,在2018年都取得了矚目的成績。華為P20系列憑借時尚和富有美學的外觀設計,出色的智慧攝影,上市9個月,銷量已突破1600萬部。最為關鍵的是,華為憑借P20系列,打開了女性市場。數據顯示,該系列手機,女性用戶接近一半。
搭載麒麟980的華為Mate 20系列上市以來供不應求,尤其是Mate 20 Pro,至今依然需要搶購。在網絡上,這款產品還有較高的溢價。那么,Mate 20系列的銷量究竟怎么樣?華為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市兩個月,Mate 20系列的銷量已經突破500萬部。隨著Mate 20系列在全球市場大規模鋪貨,這款手機有望創造新的銷售奇跡。
一直以來,國產手機在4000元以上的價格市場競爭力不足,這里面,除了技術原因,也有品牌原因。華為打破了這種狀況,在高端市場站穩了腳跟。以Mate 20為例,定價3999元起;Mate 20 Pro定價5399元起,屏幕指紋版售價最高達6799元。從市場反饋來看,消費者更喜歡Mate 20 Pro,并且對高配版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事實上,市面上的一些旗艦機型,剛上市就掉價,即便洋品牌也不例外。華為Mate 20不僅僅是價格堅挺,而且有較高的溢價。最初,Mate 20 Pro有近2000元的溢價,即便到今天,依然有五六百元的溢價。盡管黃牛熱炒Mate 20,不是華為愿意看到的,但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在產品同質化時代,以技術創新著稱的華為手機,已成為行業的風向標。Mate 20系列發布后,贏得了全球主流媒體的認同。
2億部發貨量,是華為與榮耀雙雙發力的結果。在中端市場,華為nova系列憑借出色的顏值和自拍能力,贏得了年輕用戶的喜愛。迄今,華為nova用戶已超過6500萬。除了華為的旗艦機型表現出色,榮耀也取得了優異表現。今天,榮耀已經成為國內排名第一的互聯網手機品牌(賽諾1-11月數據)。
華為手機發貨量超2億部的背后,歸根結底是技術創新在驅動。去年,華為的研發投入高達897億元。按歐盟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華為去年的研發投入排名全球第六,與谷歌、微軟在一個陣列,領先蘋果。因此,在行業面臨創新困境時,華為手機不斷有“嚇人的技術”誕生。今天,華為手機在基礎通信、拍照、續航、人工智能、產品可靠性、系統流暢度等眾多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