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預售票房破紀錄,IMAX單價破紀錄,國外預售多家票房系統宕機!
作為漫威宇宙一個階段的終結,《復仇者聯盟4》是全球院線的狂歡,更是漫威迷的狂歡。
而在電影之外,漫威宇宙也是迪士尼IP運作的巔峰代表作,以復仇者聯盟為例,除了主題公園、游戲、手辦周邊,它儼然也是科技公司的金錢游戲。
科技公司愛IP,不放過任何一個“熱鬧”
從小羅伯特唐尼扮演的鋼鐵俠開始,漫威宇宙世界漸次展開,直到今天的《復仇者聯盟4》,超級英雄電影已經是好萊塢一大IP現象。截至到《驚奇隊長》,漫威影業21部電影的全球票房已突破180億美元(數據統計于《驚奇隊長》放映期間)。
高票房的背后,IP聯名、跨界合作,已經是商業影片市場里最稀松平常的營銷方式。苦于營銷的科技公司自然瞄準了這個超級IP,更何況漫威宇宙世界里充滿的各種高科技元素,更是天然地契合科技公司。
在復聯4上映前,小米、優必選、聯想都紛紛推出了基于漫威超級英雄IP的產品。
小米旗下Redmi品牌宣布自己是漫威影業《復仇者聯盟4》的獨家手機推廣合作伙伴,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而這個特權在去年則是被另外一家手機廠商一加收入囊中,去年它們在復聯3期間推出了一加6《復仇者聯盟》限量版。不過所謂的限量版,只是在手機機身上加入了復仇者聯盟的logo以及“鍍金”設計。
再久遠些,三星、HTC都和漫威有過類似的IP周邊合作,大多時候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實際反響平平。
另一邊,機器人公司優必選趕在復聯4上映前推出了AR互動智能機器人鋼鐵俠MARK50。據官方介紹,這款mini版MARK50擁有可開合臉部顯示屏、LED燈方舟反應堆、LED推進炮等鋼鐵俠特性的功能。
而根據FCC最新的認證文件,聯想也有可能再度攜手迪士尼推出漫威聯動版本AR游戲套裝,包括“Mirage 1.5 Marvel Controller”和“standalone Marvel controller”。
歷數科技公司和漫威超級英雄的合作,無外乎三種模式:一是推出聯名限量版產品,在產品的外形設計中加入一點漫威特色的內容;其二則是產品打著獨家合作的旗號,但僅僅是傳播推廣層面的合作;其三則是將產品特性和超級英雄的特點相結合,達到科技X科技XIP的效果。
漫威超級英雄的IP價值,科技公司的金錢游戲
對于漫威來說,電影票房也從來不是全部,IP衍生產品也是“印鈔機”。有數據統計稱,漫威的超級英雄系列每年衍生品的收入可達10億美元。
自打被迪士尼收入囊中,漫威在運作IP上也是一把好手。漫威娛樂除了漫威電影,還有漫威電視、漫威玩具、漫威動畫、綠人卡通、漫威角色、漫威出版、漫威音樂、阿斯加德制作、漫威定制解決方案、MVL影視金融、MVL版權、MVL地產等子公司,覆蓋了內容創作、實體出版、衍生品到文旅地產各個方面,最大化地擴展IP的商業價值。
所以對于這些科技公司來說,無論是何種模式的合作,拿下IP授權合作的背后都是不菲的授權費用。但消費電子硬件如果想要打開消費市場,從營銷角度上需要走IP授權周邊的套路。
然后大部分情況,這種科技周邊產品“徒有虛名”,看似大張旗鼓的合作,除了以IP授權形式做一些定制化產品,其中的科技元素并未能凸顯,自然也不能引起忠實粉絲的購買欲望。簡單點就是產品外形的改變,換個背景圖,加個logo,就能稱得上是IP跨界合作,玩的更深入點則像優必選那樣,將IP和機器人結合,正好貼合鐵人的特性。
其實超級英雄電影中,有很多科技產物和我們日常生活相近,比如人工智能的集大成者賈維斯和星期五。
遺憾的是,電影世界高于平行宇宙的現實世界,“湊熱鬧”的科技公司,也只能讓消費者遠遠地看看熱鬧。
由此而來的疑問便是,像漫威這種具備超能力或者高科技的超級IP,科技公司到底如何打好跨界合作這張牌呢?
2017年的時候,漫威曾經發布了一款超級英雄題材的VR游戲《漫威聯合力量》(Marvel Powers United VR),借助當時比較流行的VR硬件Oculus,玩家可以在游戲中以第一人稱視角扮演漫威的超級英雄,并用超級英雄的技能完成各種任務。
這種以VR游戲內容的形式切入無疑是理想的IP跨界合作,既有漫威超級英雄,也有與之相匹配的玩法。然而,當前的VR內容和硬件體驗有待完善,這條路走起來也就頗為艱難。
另外一種則是通過現代技術的手段,去還原或者重現漫威宇宙世界的科技玩法,比如現實向的賈維斯、一套完整的斯塔克智能家庭解決方案……
所以到底要如何最大化地發揮漫威超級英雄IP的價值,恐怕還得看當前科技發展的天花板,現實世界能否夠得上漫威宇宙里那些高科技玩法。
如果僅僅是簡單的漫威元素合作,不如去買優衣庫的聯名UT。總而言之,科技公司還是得玩出自己的花樣才是營銷的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