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公布一季度的手機出貨量整體增速超過五成,相比起2018年同比增長33%無疑是加速增長的態勢,不過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其出貨量取得加速增長主要來自于國內市場,與2018年出貨量增長主要來自海外市場有很大的不同。
華為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加速增長
其實自2011年以來,華為手機持續取得出貨量的增長都主要是依靠國內市場,而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占比也一直超過五成,2018年則有所不同,這一年其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速僅有15.5%。
今年一季度的數據則顯示,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增速再次提速。市調機構給出的數據顯示,一季度華為在國內市場的手機出貨量達到2990萬部,同比增長41%,較去年的出貨量增速大幅提升。
導致如此結果,與華為希望推動華為品牌、榮耀品牌占據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前兩名有很大的關系,它希望這兩個品牌同時發力,進而取得國內市場超過四成的市場份額,從一季度的數據可以看出它正朝這個目標進發,華為在高端市場出擊,P30 Pro憑借強大的拍照性能獲得國內消費者的關注,而榮耀品牌進一步在線上市場壓制小米,最終取得了創紀錄的34%的市場份額,也是國內手機市場繼諾基亞之后第二家手機企業取得國內手機市場超過三成市場份額的企業。
隨著華為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進一步上升,OPPO、vivo、小米以及其他手機企業在國內市場的份額被進一步壓縮,當然其中例外的就是三星,三星一季度在國內手機市場的份額不降反增。在華為的強力壓制下,其他手機企業如何在國內手機市場突圍將成為問題,其中OPPO和vivo的做法是從小米手里搶奪性價比手機市場。
華為在海外市場的發展成為問題
這幾年,華為手機持續快速增長,成績喜人,唯一讓它稍微遺憾的就是海外手機出貨量始終未能達到它當初提出的海外出貨量占比,當年它曾希望海外出貨量占比提升到六成,而目前為止它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占比一直都在五成以下。
2017年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遭遇了挫折,海外出貨量同比下滑近19%,這是導致它這一年的手機出貨量最終未能達到1.7億部預期目標的原因,而這一年其海外手機出貨量的占比更是下跌至四成以下。
2017年國產手機品牌當中,在海外發展最好的無疑就是小米,這一年小米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同比猛增一倍多,正是依靠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它獲得了復興,甚至在俄羅斯市場擊敗華為,這讓華為深受刺激。2017年底,華為強調要加強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尤其是小米發展得相當紅火的海外新興市場。
為了在海外新興市場取得突破,華為品牌在非洲市場推出了其最低價的手機,售價低至80美元;性價比品牌榮耀也被賦予出海的權力,這一年榮耀無疑是小米在海外市場取得進展的主要功臣,憑借榮耀品牌的發力,華為在俄羅斯市場擊敗了眾多手機企業奪得市場份額第一名。最終2018年榮耀品牌在海外的出貨量同比增長170%,華為手機整體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長近一倍。
不過今年一季度的數據卻顯示,其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為2920萬部,較2018年同期海外出貨量1810萬部增長了61.3%,明顯比2018年的海外出貨量增速放緩,顯示出它在海外市場的擴張勢頭受到阻礙,如此也就難怪它放言要在國內市場取得超過四成的市場份額了,意味著它希望通過在國內市場取得出貨量的增長以實現全年2.5億部手機出貨量的目標。
柏穎科技分析了國產手機四強另外幾家企業的數據,小米、OPPO、vivo的海外出貨量增速分別為8.3%、-11.3%、148.5%,可以看到小米在海外的出貨量增速也在大幅放緩,而OPPO在海外市場更是遭遇挫折出現下滑,最出色的竟然是vivo,vivo的海外出貨量增速超過了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