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推廣電動汽車?環保是很重要的理由之一。不過,很多人對電動車環保這個理由嗤之以鼻:電都是燒煤發的,你跟我說電動車環保?
真相到底是怎么樣的?
一、電不都是燒煤發的
先看一組來自國家可在生資源中心的數據:2018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1.87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26.7%。
二、很多新能源發電都浪費掉了
2018年,全國全年棄水電量約691億千瓦時,棄風電量277億千瓦時,棄光電量54.9億千瓦時。棄掉,就是白白扔掉了,浪費了。
三、為何會大規模棄電?
風電、光電、水電等綠色能源通常不穩定,不能持續地供電,無論是晝夜還是季節,都對發電功率有明顯的影響。比如,夜里,光電就沒了;冬季,水電功率大幅下降;風平浪靜之時,風電就歇菜了……
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是要保證的,電力必須365天*24小時不間斷,不能因為晚上光電不工作,人們就不能開空調(這是多么不人道的一件事!)。于是,為了保障電力的穩定,很多地區都會配套滿足需求的火電,但火電一旦運行起來就不能輕易停機,不可能做到有風的時候就關機,無風的時候開機,更不可能有陽光的時候關機,日照不足就開機……于是,很多新能源就被浪費掉了。
不僅僅是新能源,即使是火電,在夜間低谷時也有相當一部分電能被浪費掉了……所以,我們的主角來了:電動汽車。
四、電動汽車是如何實現環保的?
1、正如上文所述,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超過了四分之一,即使不考慮其它任何因素,單從電力來源結構這一個角度考慮,電動車就已經減少了四分之一的污染。
2、電動汽車可以吸納更多的谷電。電動汽車車主主要是白天使用,夜間回家充電,而且大多可以預約充電時間,待谷電段來到后才進入正式充電過程,這樣一來,可以大幅減少谷電的浪費,起到平衡峰谷的作用——很多本來要被浪費掉的電能,就這樣被電動汽車利用了,尤其是在風電和水電豐富的地區,這些電能夜間是用不掉的,電動汽車相當于“白撿”能量。
可能會有些朋友有錯覺:你說的這些都建立在有私人充電樁的基礎上,有多少人根本沒有私人充電樁,他們還是會白天充電,增加電網負荷……
說到這,給大家看一組數據,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通過聯盟內成員整車企業采樣約74.3萬輛車的車樁相隨信息,其中隨車配建充電設施51.1萬臺,整體配建率68.7%。注意,是配建率,而不是簡單的配送率。這意味著,有近7成的電動車主都擁有私人充電樁,大多數汽車還是起到了平衡峰谷的環保作用。
3、再接著說說那些沒有私人充電樁的車如何實現環保。目前來看,大多數公共充電樁的電能來源都是國家電網,也就是說電網的能源結構決定著充電樁的環保程度——前面已經提到了,目前有四分之一的電是清潔能源。
但,只能實現四分之一的環保,在有些公司看來,這還不夠。比如特斯拉,比如北汽新能源。
特斯拉的儲能項目已經在全球很多國家開展,將收集到的太陽能儲存在電池儲能系統中,實現24小時不間斷地電力供應,無論是電動汽車充電還是家庭、企業的生活生產用電,都可以實現能源清潔化。
北汽新能源的擎天柱計劃也與之類似。”擎天柱計劃“的主角是光儲能換電站,它有儲能系統,可以利用夜間低價谷電完成儲電,日間為電動汽車充電,這樣一來可以減少谷電浪費;另外,它還可以與光伏發電系統結合,解決光伏電力不穩定不持續的難題——白天發電,結合儲能系統有24小時對外供電的能力,這與特斯拉的儲能項目理念一致。
無論是特斯拉的儲能還是擎天柱,都有另一個重大的使命:可以大量吸納電動汽車退役電池。鋰電池的生命周期其實是非常久的,電動汽車對鋰電池壽命的標準是:當電池組的可用容量小于其設計額定容量的80%,則認為電池組已經完成使命,可以淘汰了。
但實際上,電池仍然擁有非常高的可利用價值,儲能系統就正是這些退役電池的好去處。早些年,電池組設計不規范,處理退役電池需要耗費的二次成本較高,但隨著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深入,近兩年不少車型的電池組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退役后的儲能用途,可以從車上拆上來后直接裝進儲能系統,后期工作量大幅降低,這也讓人看到了非常明朗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