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家庭,是華為愿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大屏,無法承載這一愿景,必須依賴智慧大屏去實現。未來,華為智慧屏是家庭場景下的一個重要入口,是全場景智慧化戰略的核心支撐。
7月26日,華為以“聯接未來”為主題的終端媒體溝通會,在深圳召開。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公布了“華為智慧屏”戰略,宣布首款華為智慧屏產品,將于今年9月正式發布。
在家庭娛樂中心,電視是一塊邊緣化的設備,家庭成員之間,各玩各的。華為覺察到了這些痛點,智慧屏是“大屏設備在全場景智慧化時代的全新升級”,這一“新物種”的誕生,將成為家庭的智慧交互中心、跨屏體驗中心、IoT控制中心以及影音娛樂中心,讓智慧“變大”,生活更美好!
智慧大屏,應需而生
今天,消費電子行業風云際會,人們所接觸的智能設備越來越多,除了智能手機,還有平板、筆記本、手環、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眼鏡等,它們構成了消費者的全場景生活。然而,它們之間大部分是割裂的,難以互聯互通,或者說體驗不好,這也限制了各設備之間的價值發揮。
另一方面,新技術風起云涌,機器學習、機器視覺等技術的交匯,奏響了家庭環境里新的變奏曲,讓智能設備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可玩性,實現不同設備之間的交互。正因如此,人們需要有一塊智慧大屏,來消除鴻溝,革新體驗。而隨著AI、物聯網以及5G走入我們的生活,大屏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它不再僅僅是一個屏幕,而是成為家庭成員的一部分,能知你、懂你,與你交流。
大屏有著更好的視聽、交互體驗,消費者呼喚智慧蝶變。基于消費者的訴求,華為提出了全場景智慧化戰略,包括1個核心驅動力、2個生態平臺、3層結構化產品,涵蓋家庭、辦公、出行和運動四大場景。其中,“1+8+N”戰略,具有重要意義,它能保證生態的豐富多樣,帶給消費者全場景的選擇。
成立30多年來,華為持續聚焦主航道創新,構建起了最全面領先的能力。華為有能力(在AI、IoT以及5G方面引領行業),也有意愿,幫助消費者獲得智慧體驗。華為是全球5G領導者,低延時、高速率、大容量的5G網絡,將催生出更多改變人們生活的應用和服務,為智慧大屏覓得先機。
智慧屏是家庭場景下的主要入口,華為已將其視為戰略部署的一個重點。因此,華為進軍智慧屏,是趨勢和需求所致。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發布會說,“我們處在一個偉大變革的時代,華為基于全場景智慧化戰略,將以創新科技開啟智慧屏新時代。”
革除痛點,放大智慧
相對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的日新月異,家電行業是變化最緩慢的,無論是外觀,還是內在形式,都很難泛起漣漪。盡管智能電視已普及多年,智慧程度卻遠遠跟不上需求,操作起來復雜,依賴遙控器,效率低下。還有,交互性也較差,無法與家里的其他家電設備互通,導致其孤立的存在。
或許有人說,我們可以用手機投屏來實現互動。但目前來看,投屏體驗較為糟糕,不僅連接時間太長,還會時常出現卡頓,甚至投屏不成功,這也影響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這些,僅僅是我們看到的部分痛點。
消費者期待更智慧的人機交互方式,更便捷的多設備協同,打破存在的痛點。華為智慧屏解決了這個問題,在易用性方面讓人眼前一亮,你需要的內容和服務,用語音就能輕松找到。華為智慧屏與你心靈相通,有了它,你不再覺得電視是生硬和冰冷的。不僅如此,它還可更加全面地控制智能家居,成為家中的第一塊屏,更見大智慧。
華為智慧屏將成為家庭的“四個中心”,即智慧交互中心、跨屏體驗中心、IoT控制中心和影音娛樂中心。而這“四個中心”,又可用“四個升級”來概括其帶來的變化。首先是交互能力升級,智慧屏成為每個家庭的智能助手,帶來豐富的交互方式,除了遙控器,還具有語音、視覺、傳感等交互功能。尤其語音功能,是對大屏的價值重塑,有了它,動動口就行了。比如,你要看一場NBA直播,在息屏的狀態下,說“打開CCTV5”,就能一步直達。而在過去,我們得先用電視機的遙控器找到入口,再用數字電視的遙控器去操作,花幾分鐘時間,才能完成步驟,讓人興趣索然。
其次是多屏協同能力的升級。華為智慧屏帶來了多屏協同能力升級,可與家里的其他設備無縫連接,進而產生信息的無縫交互。華為的“一碰投屏”功能,能化繁為簡,讓用戶暢享投屏體驗。
第三,是管控能力的升級。在華為的構想中,出門在外用手機溝通,在家用智慧屏溝通,這是一種更理想的生活方式。華為智慧屏成為家庭IoT設備的控制中心,是HiLink的生態管家,可帶來全新的智能家居體驗。相較于智能手機、智能音箱等家庭設備控制工具,智慧大屏有著天然的優勢——控制體驗更方便,信息呈現更直觀,交互方式更豐富。
最后是智慧音畫的升級。智慧屏成為影音娛樂中心,將人們從疏遠大屏,到拉回大屏,帶給用戶更豐富多彩和高品質的娛樂生活。總之,這些變化,將會帶來一場新的革命,放大屏幕的智慧。
厚積薄發,全面領先
某廠商曾推出一款65英寸的客廳大屏,在息屏狀態下,通過藍牙連接,可將手機里的音樂在電視上播放。這是一個有趣的小功能,當你打掃客廳或躺在沙發上休息時,聽著舒緩的音樂流淌,十分美妙。然而,它的藍牙能力太弱,超過2米距離就斷斷續續,導致這一功能成了“雞肋”。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華為進軍智慧屏,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厚積薄發的結果。華為是一家技術驅動型公司,研發投入能排進全球前五,在技術的深度與廣度上,建立了全面的能力。華為有足夠的智慧屏技術積累,包括自研的智慧芯片、OS級黑科技、HiAI引擎、AI畫質、云服務等。在智慧交互層面,華為有全自研的麒麟(AI芯片)、鴻鵠(智慧顯示芯片)、凌霄(Wi-Fi芯片),實現智慧從“芯”開始;在OS黑科技方面,華為有“天生快,一生快”的EMUI,還有GPU Turbo、Link Turbo(解決網絡覆蓋不均)、方舟編譯器、EROFS超級文件系統、多設備分布式計算機業務協同等。這些領先的技術,將會賦能智慧屏。
當然,僅有這些還不夠,智慧屏離不開出色的影音與畫質效果,這是最硬性的要求。智慧屏本質并未改變,只是交互方式變了,體驗變了。視聽體驗的好壞,將是決定智慧屏成敗的關鍵。
華為在影音領域有深厚的積累,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平板與筆記本上,華為通過與哈曼卡頓合作,經過專業的調校,帶給消費者極致的影音效果。那么,華為智慧屏在影音方面有何特點?其Histen音效技術,來自2012實驗室,采用最先進的音頻算法,運用了心理聲學模型和聽覺感知模型,可將音頻設備的性能充分發揮。它搭載Huawei Sound智慧音響系統,通過專業的聲學設計、優質的音效算法以及AI音質優化等,帶給消費者震撼的音效,如置影院,盡受天籟之美。
與音效相對的是畫質,它也是打動消費者的關鍵一環。今天,消費者的眼睛越來越挑剔,他們要求出色的畫質。華為智慧屏的AI畫質引擎,具有7重畫質優化算法,帶來突破性畫質,給用戶舒適的視覺體驗。
華為智慧屏的領先,還體現在內容方面,其具有豐富的云端服務,可帶給用戶極致的視聽體驗。在音樂內容方面,匯聚了華為音樂、蜻蜓FM、喜馬拉雅等多家平臺,為用戶呈現海量的有聲內容,無損音樂超過100萬首;在視頻資源方面,過去家里的大屏只能選擇一個內容來源,是排他性的,華為智慧屏則擁有華為視頻、極光TV(騰訊視頻)、芒果TV、酷喵4家視頻內容資源,帶給用戶一站式的觀看體驗。
華為智慧屏是“新物種”,其通過智慧交互、音畫體驗等的全方位升級,帶來全新的價值,讓智慧“變大”。同時,華為也開啟了智慧屏新時代,將聯合產業鏈各方,做大智慧屏產業,實現共贏。文/徐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