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mate30發布會上被媒體問到如何看待小米的環繞屏手機小米MIX Alpha的時候直率的回答“只是概念手機,沒有實用價值”,隨后即迎來小米高管的群體反擊,指責華為保時捷定制版僅是貼上外國車牌就提高了1萬多元銷售、在如今5G時代卻發布售價超過4000元的4G旗艦手機,柏銘科技認為小米的反擊可謂一語中的。
小米在國內市場承受著巨大壓力
小米在2014年三季度達到頂峰隨后逐漸被華為、OPPO、vivo超越,經過兩年多的時間調整后至2017年一度取得復興,但是到了去年三季度以來它在國內市場的手機出貨量連續下滑,與華為、OPPO、vivo的差距日漸拉大。
市調機構IDC給出的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排名顯示,華為、vivo、OPPO、小米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7.0%、18.7%、18.6%、11.9%,從市場份額可以看出小米已處于第三陣營,與前三強的差距頗大。
二季度的數據還顯示,華為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同比增長27.0%;vivo、OPPO分別同比下滑8.2%、13.9%,小米同比下滑19.3%,小米的出貨量增速相比起其他三家居于末位,而且如此勢頭延續下去,小米與另外三家國產手機品牌將很難再并稱國產手機四強。
從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發展可以看出,一旦手機企業的出貨量持續下滑,將陷入死亡螺旋,酷派等多家國產手機品牌如今已在國內市場幾乎沒有存在感就是前車之鑒,這尤其讓小米焦慮,也正是這種焦慮讓小米從今年初開始一改此前不對對手的挑釁作出反應的做法,今年初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喊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口號后,小米高管持續在互聯網上狠懟華為。
小米戳中了華為的痛點
其實一直以來,華為與小米都是一對惺惺相惜的對手。華為學習小米的互聯網營銷模式成立了榮耀品牌,榮耀品牌崛起后推動華為手機進入高速增長的階段,在早期還能出現華為員工經常在微博上懟小米的現象,直到近幾年華為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優勢持續擴大后開始將目標放在三星和蘋果身上,華為懟小米的現象才有所減少。
對于小米來說,如今的它在市場地位上已落后于華為、OPPO、vivo不少,市場對它的關注度降低,在這樣的情況下它急需發出自己的聲音,以在市場獲得存在感。小米的優勢主要在線上市場,雖然在整體出貨量上它已位居第三名,但是在線上市場其還居于第二名,僅次于華為的榮耀品牌。
華為、OPPO、vivo在線下市場都有強大的渠道,近幾年來小米雖然也在強力建設線下渠道,小米之家、小米專賣店等零售網點已過千家,但是這與另外三家手機品牌的零售網點以十萬家計算還是太少了,而且小米的手機堅持性價比導致手機利潤微薄,而線下渠道偏向于利潤較高的華為、OPPO、vivo。這導致小米對線上渠道尤為倚重,自然這就要求它在互聯網渠道保持聲音,這也是它選擇在互聯網渠道高調發聲的原因。
小米發布的Alpha手機是它花兩年時間研發的成果,有足夠的創新優勢,這款產品的推出有利于提升小米的品牌聲譽,但是此時華為高管卻吐糟其沒有實際意義無疑讓小米憤怒。
小米高管指出華為保時捷版本僅僅是貼個保時捷車牌就提高1萬多元,無疑是噱頭居多;華為作為5G技術的領導者,同時也是劇烈鼓吹5G的企業,卻在這個時候還推出售價昂貴的4G手機,無疑與它的言論相矛盾,小米高管的吐糟倒也是情理之中。其實對比起來說,小米mix Alpha目前發布大約三個月后就上市已經是算是比較快的了,而華為的創新產品--5G折疊手機mateX是今年2月發布的至今尚未上市,延遲時間比小米mix Alpha還要長得多,華為確實不應該也不合適吐糟小米。
柏銘科技認為,小米狠懟華為還是有好處的,這確實提高了它在互聯網的聲量,但是在提升話語權的同時要提升手機銷量,還得靠產品,小米需要在技術創新方面持續發力作出差異化產品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華為手機能在智能手機市場取得優勢就是因為它在核心技術研發上擁有的技術領先優勢,這更是小米應該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