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非網 12 月 16 日訊,據悉,為適應全球各國政府向電動汽車和貨車的急劇轉變,半導體制造商東芝和重電機制造商富士電機株式會社將向電動汽車動力芯片投資 2,000 億日元(約合 19.22 億美元),以提高電動汽車節電芯片的產量。
東芝創立于 1875 年 7 月,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綜合電機制造商,隸屬于三井集團,其業務包括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社會基礎設備、家電等。
今年 9 月份,該公司表示,它將退出長期處于虧損狀態的 LSI 芯片業務,以提高集團的利潤率,而該公司的的電源管理芯片業務將繼續保留。
了解到,東芝將在截至 2024 年 3 月的財政年度中花費約 800 億日元,在其位于日本石川縣的工廠增加生產設備。該集團的晶圓生產能力將從每月 150,000 片增加到每月 200,000 片。多余的晶圓將交付給日本汽車制造商以及中國和其他地區的汽車制造商。東芝在低壓產品中表現出色,可有效處理 300 伏或更低的電壓。
這家總部位于東京的公司希望將功率半導體領域的銷售額從目前的約 1500 億日元增長 30%,達到 2000 億日元。它已經為電網提供了功率轉換器。
另外,富士電機將在 2023 財年之前在國內外投資 1200 億日元。與 2019 年相比,本財年日本山梨縣工廠的生產能力將提高 30%。該公司計劃提高馬來西亞和日本以外其他地區的工廠的產能,以使工人能夠將制成品從日本制造的零件中剔除。
富士電機是開發用于汽車的功率半導體的先驅,其零部件已被日本和其他汽車制造商使用。該公司的目標是到 2023 財年使汽車占功率半導體銷售額的一半,高于 2019 財年的 35%。
功率半導體對于提高電動汽車的性能至關重要。這些芯片將能量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用于電動機,空調系統,照明燈和電動窗。功率半導體主要用于發電設備,但電動汽車行業的需求開始回升。
英國研究公司 Omdia 的數據顯示,2019 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為 1.46 萬億日元。德國的英飛凌領先市場,而日本的東芝,富士電機和三菱電機則占有 20%的份額。
由于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行業對設備的需求不斷增長,預計該市場將以每年 6%的速度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