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首個落地應用或將不遠了。
12月17日消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均已開始5G消息的規模化部署。據透露,中國移動目前建設速度較快,網絡側功能基本具備商用條件;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進展相對滯后,但在華為、中興等企業幫助下,也將很快具備商用條件。
終端設備方面,目前華為、中興、小米、榮耀、OPPO、vivo等品牌的部分機型支持5G消息。應用開發企業方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付國強表示,目前SDK廠商和SP企業已開始著手應用開發。
“5G消息或將成為5G商用以來重要落地應用場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表示,“從5G消息的特點來看,其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5G首個應用
今年4月8日,三大運營商共同發布《5G消息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首次提出“5G消息”的概念,并將共建5G消息系統。
所謂5G消息(RCS),簡單理解是5G時代的“短信”,是基于融合通信技術推出的手機短信升級服務。相比于傳統短信只能通過文字或簡單的圖片彩信來顯示信息,用戶只需要用真實的手機號碼作為登錄帳號,就可以在短信界面使用流量發送圖片、音頻、視頻、定位等富媒體消息。
5G消息系統架構包括終端、5G消息中心、MaaP平臺、計費結算、消息監管和網間互通等。其中,終端通過3G/4G/5G網絡或WLAN接入5G消息中心,5G消息中心具備5G消息管理、分發、路由等功能,是一種行業客戶向終端用戶提供的以對話形式呈現的服務。
MaaP平臺則承載在5G消息中心之上,能夠將短信升級為RCS消息,并將RCS的高級消息傳送功能與標準接口整合于Chatbot(聊天機器人)和插件中,以無應用程序模式,使用戶在消息窗口即可完成搜索、分享、聊天、支付等交互體驗,實現消息即服務。
自白皮書首提“5G消息”后,其發展明顯開始提速。
8月,中國移動啟動5G消息系統設備集采,采用虛擬化方式集中建設5G消息中心以及MaaP平臺設備,最高投標限額4.05億元。在此之前,中國移動已經在9個省推出MaaP平臺,15個省推出Chatbot。
11月19日,在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興通訊展示了聯合中國移動打造的全球首個5G消息平臺;12月2日,中興通訊發布《5G消息技術白皮書》,全面闡述中興通訊5G消息解決方案;12月9日,夢網集團發布5G戰略產品“天慧·5G消息平臺”。
盤和林認為,5G消息具備較好的應用前景,并且它基于短信升級的形式也有助于用戶接受。“基于手機號的認證形式,相比其他社交軟件來說更加安全,并且整體的應用轉換成本不大,用戶無需進行App安裝,從短信端進入就可以,有助于用戶從傳統的短信慢慢適應5G消息,相應地降低了5G消息進入社交市場的門檻。”
“隨著5G消息激發短信業務流量新入口的需求,不斷完善的生態建設有望吸引更多B端用戶入駐并擴大單位用戶需求。”東興證券研究團隊指出,“展望未來10年,5G消息市場測算規模約1000億,是當前運營商短信業務的2.6倍左右,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并且將惠及運營商、行業用戶和終端廠商等多層參與方。”
難撼微信生態
當下國內最大的即時通訊社交應用,非微信莫屬。5G消息的到來,將撼動微信的地位嗎?
據白皮書介紹,5G消息相關業務分為兩大類:一是個人用戶和個人用戶之間的交互消息,另一個是行業客戶與個人用戶之間的交互消息。
其中,個人用戶與個人用戶的交互消息,即以微信為代表的強關系社交。盤和林認為,5G消息的誕生現階段仍難以撬動微信對用戶的吸引力。
“一方面是當前5G終端還并沒有得到普及,用戶現在對5G的體驗較多還停留在變快的網速上,對于5G的應用還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是5G消息的普及,用戶多年來形成的微信依賴很難在短時間改變。”盤和林分析稱,“并且,5G消息的應用不是簡單的個人轉換,它涉及到整個用戶群體的轉換。因此從社交生態而言,微信還會在現有市場地位上保持較長時間,5G消息在個人對個人信息,甚至簡單的企業對個人消息上并沒有太大的改變。”
因此,目前從業內來看,5G消息更大也更易實現的風口是企業短信。
“對于三大運營商而言,一方面是需要服務大眾,另一方面其很大業務來自于企業用戶,企業用戶對定向推送有商業需求,這方面對于運營商來說提供增值服務有很大的幫助。”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
事實上,盡管當前社交App滿足了用戶強關系社交的需求,但商業短信與弱關系社交互動仍未得到充分滿足。相較之下,5G消息高容量、多形態、互動性強、無需下載App等優勢,有望成為B端客戶觸達C端客戶的新入口。
不過,5G消息目前仍剛剛起步。盤和林認為,5G消息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上游基礎設施提供商,或是中游服務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還是下游的企業及個人用戶,全鏈條的生態打造非常重要。
“首先要在基礎設施方面穩扎穩打,一方面是通信基礎設施,一方面是終端設備,其次是平臺的建立,平臺的建立要能夠有效地聚合企業和個人,方便各方參與展開協同合作。”盤和林強調,“最后是利益共享機制,流量端主要由三大運營商掌握,如何平衡發展利益是提升各方積極性,構建生態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