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1:發展數字音樂新模式 激發傳統音樂活力
【背景】
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向,數字文化產業,特別是數字文旅、數字音樂等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的高質量發展,對于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堅定文化自信有著重大意義。
【建議】
1.政府充分整合數字化音樂資源,針對各民族、地區傳統音樂,實行一對一精準推廣;
2.推動民歌、戲曲等傳統音樂,與“音樂+文旅”、在線音樂演出等數字音樂新業態結合;
3.探索利用AI等技術進行音樂創作,推出有中國文化特色的AI歌曲精品;
4.針對原創音樂人設立專項獎勵基金,階梯性減免稅收,激發傳統音樂創新活力。
議題2:數字文旅融合發展 打造沉浸式旅游范本
【背景】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文旅領域的應用,以歷史文化、古跡資源為依托的“文旅1.0”,迅速向以科技為驅動的“文旅2.0”轉型,數字文旅融合已成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驅動經濟內循環的重要動能。
【建議】
1.搭建數字文旅合作服務平臺,拓寬智慧文旅全產業鏈條,深化科技企業與文化文物單位、旅游景點等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2.打破數據孤島,推動政企機構數據共享開放,打造一批“沉浸式旅游”范本項目,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
3.政府提供專項補助等多舉措刺激消費,把數字文旅打造為疫后內循環新增長點。
議題3:新能源汽車電池建立國標 推廣綠色出行
【問題】
在出行領域,新能源汽車已成為綠色出行新選擇,近年來發展迅猛。但與此同時,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卻因缺乏國家有約束力的統一標準,存在生產成本高、安全隱患大等問題,嚴重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協同發展。
【建議】
1.抓緊出臺動力電池的國家強制標準,采取“統一規格、互通互換”的方式,降低動力電池生產鏈條綜合成本,確保運營安全;
2.建議將換電站作為新基建重點,構建“車電分離”換電服務網絡,“即換即用、即換即走”,有效解決續航里程有限的痛點,以此拉動新能源車消費需求,為“藍天保衛戰”貢獻力量。
議題4:聚焦民生 呼吁女性生育減負
【建議】
1.從生育成本高、產假過短、兒童醫療短缺、托育體系欠發達等實際痛點入手,減輕女性及其家庭在生育、養育、教育全環節上的負擔;
2.酌情推出夫妻共用產假制度,提高男性共同撫養責任,國家承擔女性生產費用,提高兒童醫療保障,增加嬰幼兒托育機構數量等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