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企業從觀望轉變為主動擁抱數字化轉型。面對數字化浪潮的來臨,企業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推進?明略科技總裁姜平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數字化轉型需要首先明確轉什么,企業需要從自身的生產要素和核心價值活動入手,通過“四步走”路徑逐步實現轉型。
問: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在某些方面倒逼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對于企業數字化轉型,您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來著手,有哪些比較成熟的路徑?
姜平:去年和今年是數字化轉型的元年,去年是大力推廣商業的數字化轉型,今年,政府和國有企業也是開始進行全面數字化轉型。
對于數字化轉型,明略科技認為首先要明確轉什么:第一,數字化轉型需要從企業的核心生產要素入手。每個企業的核心生產要素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消費品的核心生產要素是消費者和產品;公共安全的核心生產要素就是人、事、地、物、組織;軌道交通的核心生產要素就是車輛和軌道。
第二,要從每個行業、每個企業的核心價值創造活動入手。比如消費品的核心價值創造活動包括營銷、供應鏈;公共安全的核心價值創造活動就是偵破案件,保護大家的安全;軌道交通的核心價值活動就是車輛的運行和運維。以我們自己舉例,明略科技的核心生產要素是客戶、員工以及產品。明略科技的核心價值創造活動是如何進行客戶管理和產品研發。
因此,企業只有將核心生產要素和核心價值創造活動進行了數字化轉型,才是真正進行了數字化轉型。
問:從明略科技的經驗來看,企業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
姜平:明略科技認為數字化轉型應該有步驟地逐步實施,不能大干快上。數字化轉型應該通過“四步走”路徑:數據在線、探索分析、知識積累、智能決策四步完成數字化轉型。
首先,數據在線是將業務在線化,進行數據間的打通。數據作為未來核心的生產要素,將成為企業和政府數字化改革的核心抓手。
數據在線完成后,第二步為探索分析。與傳統的BI只能進行二維的分析不同,明略科技以知識圖譜為核心的探索分析能夠進行任意維度的分析,找出數據之間的規律,發現數據的價值,從而滿足企業或者城市這樣復雜有機體持續變化的需求。
第三步為知識積累,將行業經驗不斷積累,形成知識資產并將其程序化,例如機器學習或專家系統,并最終逐步形成智慧。
最后一步為智能決策。在不斷探索和分析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知識積累,系統的智能化程度得到不斷提高,能夠基于數據中臺進行信息聯動與分析,幫助形成不同維度智能化決策。
問:明略科技以新一代數據中臺為未來發展的核心戰略,新一代數據中臺“新”在何處?
姜平:明略科技的新一代數據中臺包括三個方面的“新”。首先是數據新。以前的數據更多的是一些數據庫里面的存儲數據,是結構化的數據,5G,AIoT的大潮之下,現在的數據源種類與以前相比呈指數級增長,包括視頻類、音頻類、文本類、物聯網等數據都被大量采集,形成新的海量復雜的數據。
其次是技術新。目前明略科技的數據中臺大量運用到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術,支持當前海量復雜的數據的匯聚、分析和推理。
第三是知識新。明略科技大新一代數據中臺的核心能力是把行業的知識沉淀下來,隨著知識沉淀越來越多,系統也會變得越來越智能。通過數據中臺實現對數據資產管理,會產生大量共享和復用,這一過程不僅體現了數據和服務的價值,更重要的是能沉淀可被貢獻、積累、傳承的行業知識,通過知識圖譜技術,這些通常被稱為“行業Know-How”的知識將與數據充分融合,最終形成認知智能的行業大腦。
問:未來智能化將賦能社會的方方面面,讓生活更加便利化,大家也能體會到智能化的普惠性。您認為從明略科技的角度,如何能夠更好的賦能民生普惠?
姜平:明略科技在民生普惠方面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類是針對貧困個人的精準扶貧幫扶,另一類是針對中小企業的精準幫扶。
首先針對個人,通過數據在線后,進行分析能夠根據貧困家庭的家庭構成比如是否有重病人、殘疾人、是否有適齡勞動力、適合的就業行業等情況,進行探索分析最終實現精準幫扶,同時也能發掘出符合條件但還有被幫扶的人,這樣當地政府就能夠走訪跟進。最后,通過大數據和知識圖譜技術可以識別欺騙扶貧資金的人,偽貧困戶進行篩查。
在企業方面,受疫情影響我國很多中小微企業都面臨一些生存壓力。針對這類情況,可以為一些城市政府或產業園提供的產業發展駕駛艙,通過匯聚和分析工商、法人等各類數據,幫助創新型中小企業與政府的扶持政策快速對接,在政府出臺了新的政策后,幫助政府快速搜索匹配符合條件但還沒有享受到政策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