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安全公司趨勢科技最新發布的報告,制造業企業已經成為網絡犯罪分子、勒索軟件和國家黑客的首要目標,其中61%的企業的工廠發生過網絡安全事件,其中四分之三導致生產線下停擺。
該報告基于對250個IT部門和250個運營技術(OT)部門的調查,指出OT部門在全面安全性方面面臨更多挑戰,技術對這兩個部門來說都是難題,但人員和流程對于OT部門來說是更大的挑戰。OT部門面臨的挑戰還包括缺乏對資產和相關網絡威脅的可見性,以及缺乏網絡安全成熟度的既定目標。
報告指出:不同的挑戰和觀點意味著IT和OT部門應該就網絡安全進行協作,但是只有12%進行了協作。
根據網絡安全公司Palo Alto Networks的最新報告,制造業、醫療保健、信息技術和建筑業是勒索軟件組織針對的主要行業。多個勒索軟件開發團隊已經開始在武器庫中添加新的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的惡意軟件。
調查顯示,制造企業遭遇的網絡攻擊事件中,75%導致生產中斷,而43%的停機案例中(約占所有制造企業的20%),網絡攻擊導致停產超過四天。
“工廠網絡安全處于發展階段,”報告指出:“網絡攻擊事件并不罕見,許多公司在組織和技術方法上都取得了進步,并且大多數公司都意識到了附帶的風險。但是隨著未來幾年工廠網絡安全的快速發展,企業很難選擇到合適的技術措施。”
調查數據還顯示,美國的制造業企業與接受調查的另外兩個國家(德國和日本)的企業存在差異。與德國或日本相比,美國制造企業在確保人員、流程和技術安全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更少。報告認為美國的制造企業在采用1990年代的信息安全方法方面做得更好,建立了一個安全邊界將不法分子拒之門外。但是當下網絡安全正在經歷向“零信任”的轉型,需要企業對公司網絡中的流量有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報告指出IT與OT的隔閡依然很深。盡管89%的公司已經建立了網絡安全運營流程,而88%的公司已經創建了事件響應流程,但OT和IT團隊卻各行其是。該調查顯示,只有12%的受訪者與他們的同行積極合作來設計這兩種流程。